正文 第36章 久遠鄉音4(1 / 2)

第36章 久遠鄉音4

我又跑到德金伯父家大院想看看熱鬧,門口有兩名戰士手裏端著槍,誰也沒法進去,房子主人已被清出這座院子。院子裏架線士兵在忙著,和屯子裏幾家大院都架通膠皮繩線。

我家四鋪炕住的是,剛從太平川戰場俘虜駐地方武裝人員,還沒有正式收編,每天都要由第四野的一名李教官給他訓話,上午一小時,下午一小時,這夥人對解放軍軍紀不適應,他們在太平川時散慢慣了,他們自己稱自己是假八路。

這些人之間經常口角,有時還大打出手,相當不守規矩,咱老百姓叫他降大杆子。清辛莊駐軍中就我家駐這樣一夥人,所以我家把炕給他們騰了出來,一家七口擠在廚房地鋪裏。

已是中秋時節,早晚有些涼意,門總是開著,這些人常出出進進。第二天隊伍中一首長和爸爸致謙說:“真是對不起老鄉,這些人暫時還不是解放軍,咱不能拿軍紀約束他們,所以隻好我們自己委屈些,希望老鄉能諒解。”

爸爸隻是點頭不回答,事後我問爸爸怎麼不說話,爸爸告訴我說:“傻小子,他們手裏有家夥,說話不對時,他還不得用上它,那時不理解爸爸的用意,大概是他們大人經曆了太多……

軍隊駐進來第三天上午,清辛莊村東屯年輕人就活躍起來,三十多人組成秧歌隊到清辛莊這邊來慰問解放軍,他們不進院,在大街上扭、跳、唱一直到中午才散去。午飯後,咱老百姓中出來一人,就是現在喬隊長的大哥喬喜春,在大街上敲著鑼喊著:“鄉親們!到屯中間王家場院開會!每戶至少去一個!”

那時這一帶農村還沒有任何組織,召開會議這是頭一回,都感到好奇,一個屯能走動的人,幾乎都來到這個可容納幾千人的大場院。

人都到差不多時,一名能說會道軍人,站在牆頭上進行長達一小時的講演,精彩的語言,浸人心肺的話語,讓這些飽經風霜的莊家漢子,笑容中淚從下頜間滴在腳下這片土地上……

青山講到這裏又被爸爸終止,嚴肅地說:“好了青山,今天說的太亂,沒用的也多,下次注意,把抗美援朝那段日子民心準備一下,就到這裏吧!”

又一個日落星稀時,司馬青山嘴裏啍著歌唱祖國,走進我的家,爸爸和媽媽把他看做上賓,讓坐倒茶。但到了正題時,還是那麼嚴肅,剛坐好爸爸說:“青山啊!今天別說土改那段事了,那些片斷,整個全東北都大同小異!

把抗美援朝一段,咱屯大事說說,你家在那一段時期中的事大體說說吧!這兩年咱東北要比全國有特殊性!至少講出一個典範!

司馬青山對爸爸笑著說:“老師,青竹姐,那我可又要信口開河了;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的秋冬交替時季,那時候我不知道世界上,又發生了什麼大事。

一天下午大人剛剛走出屋子,去場院裏收拾場上打完的大豆,聽到村通信員拿著銅鑼敲著,喊著:“開會啦,去工農會,十八歲至五十五歲男性公民都去。

爸爸和媽媽放下手中工具聽著,覺著不對勁,從去年到現在白天沒開過會,可能又出啥大事了,他們已經猜出一些不測,幾天來豐收給帶來的喜悅,一下子又蒙上一層陰雲……

爸爸邊走邊裝好一袋旱煙,朝會場方向走去,場裏剩下的活,媽媽繼續做著,在那天下午,小學校裏兩名老師也去了區裏開會,學生都放假在家。那時媽媽對我不再看的那麼緊,我也隨爸爸跑去看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