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最應該熱愛生活,因為生命是有限的,無論是誰,高貴也罷,貧賤也罷,從這點來看,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生活,其實就是在和生命進行對話,誰不是一無所有的來,又一無所有的去?生活是客觀存在的,沒有什麼不對,重要的是不要怠慢了生命。
美國人約翰·皮爾彭特的一生充滿了失敗。
他當教師,對學生總是愛心有餘而嚴厲不足,為當時保守的教育體製所不容;他當律師,會因為當事人壞人而推掉找上門的生意,同時也失掉了一筆豐厚的酬金;推銷紡織品,他總讓對手在談判中占自己的便宜;做牧師,卻因為支持禁酒和反對奴隸製得罪了教區信徒,被迫辭職。
在他六十多年的生命曆程中,他真誠、努力,卻一事無成。
按說,皮爾彭特心中該是債憤不平、鬱鬱寡歡的了。
可是,恰恰相反,他為我們留下了一首舉世聞名的歌曲——《鈴兒響叮當》,歌曲清純快樂一如他的內心。
他是快樂的,他沒有因為個人的失意而放棄自己的思想,他始終相信人生和世界都是美好的。他的快樂支點是他善良純潔的內心,於是快樂就始終伴隨著他。
幸福啟示:看來,快樂從不曾遠離我們,而是我們遠離了快樂。學會為快樂多尋找一個支點,學會為自己換一下看待世界的眼光,那也許我們的生活就會是另一番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