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家祺:攜光明同行(9)(1 / 2)

愛女眼中的爸爸

院長也好,教授也好,角膜病學權威也好,陳家祺在女兒麵前,永遠隻是一個角色:父親。一位普通的父親,一位慈愛的父親。

說起女兒,陳家祺像所有的父親一樣,仍然把已經長大了的女兒看成是孩子,聲音裏滿是憐愛:“她很單純”。

女兒陳慧的確單純。父母的照顧與嗬護一直讓她生活在溫馨之中,她還清楚地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隻要爸爸沒出差,又可以按時下班,接送她的任務就由爸爸承擔。爸爸總是騎著自行車,把她放在後座上,然後小心地跨上去,駛入那股見不到頭尾的車流。據說當時廣州的自行車早已超過100萬輛,上下班高峰期間自行車流巍巍壯觀,陳家祺和女兒也常常置身其中。

回家的那段路有一個大斜坡,每回騎著自行車蹬上去都很費力氣。陳慧雖然小,卻可以感覺到車的速度明顯地慢下來。刮風下雨的時候,爸爸用雨衣把她裹得嚴嚴實實,常常是陳慧幹幹爽爽地進家門,爸爸的褲腿卻濕了一大截。懂事後回想當時的情景,陳慧總覺得心裏暖暖的。

偶爾爸爸也會帶陳慧去附近的公園,跟她玩捉迷藏的遊戲。有一次在黃花崗烈士陵園,陳慧突然發現爸爸不見了,她找來找去找不到,一著急就哭了。爸爸顧不上再和她逗樂,從一棵大鬆樹後麵衝出來,緊緊抱著她又是幫她抹眼淚,又是好言好語地哄她,直到她破涕為笑,才鬆了口氣……

但更多的時候,陳家祺抽不出空來陪女兒。

陳慧從小就知道爸爸當醫生很忙很忙,要下鄉給人看病,要給很多病人做手術。晚上即使在家,爸爸也有看不完的書,寫不完的東西。

但陳家祺沒有因此而忽視對女兒的教育和照顧,他是個非常崇尚完美的人,工作那麼多,擔子那麼重,成就那麼大,竟然還能處處嗬護女兒,甚至連細節也不放過——他變著法子把每天的早餐安排好,牛奶、麵包、粥粉麵……輪著換,不讓女兒空著肚子上學(上班),有時做好了自己卻來不及吃,匆匆忙忙上班去了;夜晚看書,陳家祺會忙中偷閑瞧瞧女兒是否也在用功,要是燈光不夠亮,他馬上送一盞台燈過去;哪怕看見女兒在用剪刀,他也會提醒一句:小心!

陳家祺從來不跟女兒講大道理,也不說自己的工作如何辛苦,更不會擺家長的架子動輒訓人。女兒不怕他,但是服他。陳慧記得小時候經常見到爸爸拿著紅本本回來,卻不知道那上麵寫的什麼,大了才知道那是爸爸的獲獎證書。他對女兒的影響是無聲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對於自己的生活,陳家祺幾乎談不上有什麼要求,他去市場采購,買的都是妻子女兒愛吃的菜;吃剩的飯菜他不讓女兒碰,自己卻可以把頭天的飯加水煮煮又是一頓;深夜做完手術回到家,為了不吵醒睡夢中的家人,他輕手輕腳地吃一點東西,然後洗漱、睡覺,但第二天六點多他仍然起床準備早餐;他在家穿的都是一些很舊的衣服,衣角脫線了,袖口磨破了,他拿針線縫縫,繼續穿。女兒見他穿針引線就要幫忙,他倒不肯:“這是手上功夫,我怎麼不行?做眼科那麼精細的手術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