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離了解到此,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因果,內心雖是震驚,但臉上還是一副戚戚然之色。一葉和尚之死對其打擊太大了。
造化玉牒裏伴有天地造化經,修習此經至大成之境就可以創造萬物,重開世界。
天地造化經究其天地本源,衍生世間諸法萬道,是三界功法之祖。
本源為一,一分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推演規則生出萬物。
天地造化經除了一篇總綱外共有七卷,一卷就是功法的一層。第一層是先天之境,分為初階,中階,高階和頂階四部分,這一境界算初窺大道;第二層是魚龍之境,共有九變,褪去肉胎凡身,有了修習大道的資格;第三層是成仙之境,共分八重,煉出八卦,這時可以嚐試推算天機;第四層是四象長生之境,共有四重,這一境界便能演化諸天星辰,創造假世界;第五層是兩儀返虛之境,共有兩重,修出太陽之氣與太陰之氣,結成陰陽魚,洞悉時間法則;第六層是合道歸一之境,融合萬法,徹悟時空,最後登上造化天地之境,這時修為已至極盡,功參造化,便可脫離天道命運,重開風火地水,創造萬物生靈。
漸離看到這裏,精神便是為此一振。
“仿若我修習天地造化經至極處,我就可以重塑師父身體靈魂,讓師父重回人世間了。雖知前路漫漫,但我定將上下求索,逆天讓師父重現人間。”此時漸離雙眼中有精光閃過,他腦海已被這個想法所塞滿了,似乎這就是漸離他今後活下去的動力與意義。
漸離現在想詳細看下腦中天地造化經的內容,但當他看完第一卷來看剩下幾卷時,卻發現其中內容文字被一層似輕煙薄霧般的物質所掩蓋,並不能從中窺得一二。
漸離知道,當自己有怎麼樣的修為便隻能看到相應如何的功法內容。
但凡奇書,文字必當晦澀難懂,更不用說是天地造化經這種遭天妒的書了。一篇總綱硬是讓漸離讀到天明破曉,才對其中內容理解了一部分。若不是一葉大師這古董見聞知識廣博,在平時對其教導有方,又添之七竅玲瓏心,換其他人想識得其中萬一,也是千難萬難。
漸離看到朝霞已畫上天邊,周圍山中鳥獸蟲鳴吼聲不斷,便不再觀習腦中天地造化經了,他覺得先將看懂的內容消化了再繼續修研,下山的路途中也可以一邊修煉一邊趕路。他不想浪費時間。
漸離將整座一葉寺打掃了一遍,對佛殿裏的祖師爺叩了幾個響頭後,就想把一些幹糧靈藥仙草衣服放到師父所化的芥子納須彌的翠綠小葉中。此時漸離雙手提滿了東西,脖子上掛了一圈又一圈發出七彩光亮的靈藥仙草,糾結著:“我要怎麼樣把這麼東西放進這個寸大的小葉中呢?小葉怎麼還不開啊?”
當漸離想到這裏時,他很是驚訝地看到了一個長寬高都約千丈的大空間成像在他的腦海中,他知道了這是因為他心意所觸而出現的菩提葉空間,隻是裏麵死氣沉沉,並無生物,其中有一種令人心顫的寂靜,這是死物空間吧。
漸離了解到菩提葉空間是自己心意所控製的,便心念一動,他身上的物品皆進入了菩提葉空間。
漸離摸著脖子上掛著的如寶玉般的小葉子,喃喃了一聲:“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