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握高中語文基礎知識
語文教學大綱要求高中生掌握“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那麼,什麼是高中生應該把握的“語文基礎知識”,把握這些“基礎知識”要達到什麼目標,用什麼方法來把握等等,就成了重要問題。
針對語文基礎知識內容豐富,知識點繁多的特點,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因人而異的現實,我們必須明確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目標,尋找出大家能夠認可並能適用的方法,並能將“目標”與“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踐證明,這樣可以有效地把握高中語文基礎知識。
1.整理知識要點,歸納幾個方麵
這樣做的目的,是將繁多複雜的語文知識梳理歸納成幾大塊,做到整體把握,胸中有數。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可以歸納成如下幾塊:
基礎知識漢語知識
文體常識
文學常識
聽讀說寫及其學習方法知識
2.分析比較,把握重點
在上述的四項中,我們可以說每個方麵都很重要,但分析比較後,能夠直接幫助理解文章內容,體現閱讀水平,表現閱讀能力或聽說寫的能力的,還是漢語知識的把握。因此,我們應該將漢語基礎知識作為我們重點學習的目標。
3.圖示序列,檢測效果
這是要求把相關知識點按種屬關係圖解出來,按照序列有係統的學習,有係統地記憶,有係統地檢測學習效果。
4.觸類旁通,比較記憶,分析理解
在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的海洋裏,經過條塊化序列化,我們可以把握學習目標,找到把握知識的方法。在較為熟練的情況下,我們會發現,有些知識條塊的理解原則相通,經過分析比較可以找出某些規律,例如上述的現代漢語知識,其中構詞法和短語結構與複句類型就有某些相通的地方,把握了其中規律,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樣解答有關“拚音”試題
無論高考、會考,還是中考或其他升學考試,漢語拚音是必考的內容之一。縱觀恢複高考以來的語文試卷,我們不難發現,其拚音試題涉及的主要是聲母、韻母和聲調以及拚音規則知識。如:1985年全國卷選擇“隻據事實錄,使善惡自見”的正確讀法,就包括測試字音和連寫的知識;1986年全國卷拚音題中,檢測了“梏”的韻母、“笞”的聲調、“酗”的聲調和韻母;1991年全國卷考“仃”的聲母和“省”的聲母;1992年全國卷考“每”的聲調;1993年全國卷考“間”、“中”的聲調和“咀”、“褸”的拚音規則;1995年全國卷考“哺”的聲母和“畸”的聲母與聲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