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花溪邂逅(1 / 2)

江南三月,草長鶯飛。綠樹叢掩,亂花迷目。天氣日益和曛,暖風醉心。遠處青山如黛,間隱宮簷飛角,石塔擎天。近處流水潺潺,波光粼粼。

浙江建德,自古繁華。古街市兩旁流蘇麗瓦,竹木閣樓,參差錯落。寬大青石街麵,已是人流如織,人皆嬉笑。信步走在街上,笑看紅塵冷暖。有賣麵人的、字畫古玩的、算卦的;街市兩旁有當鋪、錢莊、賭局、酒肆、茶樓、客棧、雜鋪、青樓、鐵匠鋪、棺材鋪、製衣局、花鳥市場、戲樓等,林林總總。一路走來,叫賣聲、賣笑聲、猜拳聲、馬蹄聲、車軲轆聲,不絕於縷,聲聲入耳。世間百態,盡皆上演。

“少爺,你這是要去哪?”青衣小僮嘀咕道。

“你跟上本公子就是!”身穿紫袍的翩翩少年道。花溪,一條詩意之河,一個美得如畫之地,一個讓人浮想聯翩的所在。

這是條緩緩穿過建德城的河流,水色清純,水中綠藻搖曳,魚兒歡蕩。

相傳,芍藥仙子下到此處,見這河水影光如鏡,水下紅鯉翻騰。遂玩意大興,隨手把芍藥揚空散下,河麵頓時一片嫣紅。

那些紅鯉爭相吸花。這花、魚在陽光下動靜相符,意態天然妙成,煞是好看,美之極致。芍藥仙子把美留在了這裏,這條河從此取名“花溪”。

“花溪觀鯉”遂成此地一景。

陽春三月,江南繁花似錦,賣花女就手執竹籃鮮花,向遊客兜售。

此刻,花溪橋上早已聚滿文人墨客,妖嬈女子。個個手中挎籃,掂花揚撒。

片片美好輕柔花瓣,伴著熱血青春,千百朵隨春風飄過,空中曼舞。

此時年輕人的心情就像花瓣般輕柔,浪漫。帶著對異性的希翼和期盼。

這撒花的習俗究竟是從哪年開始的,也沒有人知道,也不在乎了,

隻是年年這幾天,陌生男女在此結識想戀,大膽追求,漸漸成了此地風俗,儼然成為中土七夕情人節的地方品牌相親節日了。

甚至是周邊縣城的青年男女,聞訊趕來。既為觀景,亦為觀人。

此橋乃是石拱橋,建於唐代,據說整條河聚在此橋下的紅鯉最多,現在河麵上已布滿了鮮花。那些紅鯉,正一簇簇,一縷縷似暗紅流動,四處覓花。間或忽地一下四散,湖麵頓時暗紅點點。這紅花、紅鯉、美妙佳人,好一副美的江南春意圖。

紫衣少年帶著小僮,眼看橋麵行人已滿,隨身站在橋下一大青石麵上,靜心觀賞,卻也越發看的真切。忽然,橋上人叢中一陣竊笑,一人文縐縐道:“這位小姐,真乃出手不凡也!感情魚兒已餓,竟脫手飛扇。慷慨喂魚,儂今有眼福也!”

一個身穿粉色錦鍛的美麗少女又羞又急,還未開口,身旁一身材嬌小玲瓏的藍衣丫鬟狠狠瞟了那人一眼,說:“小姐,別理這個酸秀才!”

這當兒,香扇隨風飄入水麵,順著流水,不偏不倚,正好流向紫衣少年站的石板下,眼看又要被水衝走,少年迅速彎下腰,一把抓住了香扇的穗尾。小心提起,握於手中。人群中又是一些驚歎聲。少年手握扇柄,隨手甩了甩扇上濕水,見扇麵雕著一朵嬌豔牡丹,上麵還繡著一首李白的《清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