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男籃再次止步八強,中國泱泱大國十四億人口卻沒有一個能替姚明分擔壓力的球員,十四億人口的大國出不了一個能突進內線的後衛,五千年文明曆史的大國找不出一個會傳球的。這是一個悲哀,一個讓人無法想明白的悲哀。
中國男籃遇到強隊的主要得分手段隻能靠外線投籃和距離較遠的中投,於是沒有所有的強隊隻用集中精力防守中國男籃的投籃,更讓人感到可悲的是,中國那得到世界認可的投籃天賦在關鍵比賽時往往失去水準。
看著姚明擠進內線控球後衛卻沒法將球傳進去,看著姚明辛苦的搶到一個進攻籃板後無私的傳到三分線外空位卻沒有進球……
十六歲的王道深深吸了一口氣後關掉了電視,他再也看不下去了;躺在席夢思床墊上看著天花板上的石膏雕刻,終有一天,我會帶著中國男籃走上奧運會的領獎台,美國能出一個喬丹,中國為什麼就不能出一個王道?等著吧,那一天不遠了!
王道出生在一個很富裕的家庭,他的爺爺是成都人,奶奶是上海人,爸爸生在四川成都,媽媽是南京人,而他自己生在四川成都,理所當然的成了一個成都人。
王道的爺爺是個眼光長遠的人,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不久,王道的爺爺便抓住時機向銀行貸款,然後帶著王道的爸爸做起了生意。從一開始王道的爺爺就瞄向了房地產這一行,一番東奔西跑到處拉攏人才後,一個當時很不知名的富農房產誕生了,幾年後王家賺了不少錢,隨後王道的奶奶替王道的爸爸向南京的一個朋友提親,接著王道便在成都出生了。
1997年金融危機,王家損失頗大,許多企業都倒閉了,為了躲避這次重大的金融危機,王道的爺爺果斷的廉價賣出自己的所有的產業,然後帶著一家人向歐洲奔去,一番艱苦的創業也慢慢的開始,直到2003年,王道的爺爺才又回到家鄉成都,在歐洲闖蕩了五年,不說家底豐厚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是也能把錢堆起來當床睡。
王道爺爺創業時當地政府給與了很大的鼓勵和支持,所以王道的爺爺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是中國人,自己的根在四川成都,在03年,王道的爺爺開始逐漸的將歐洲的主公司轉到四川成都來,十五歲的王道也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五年沒見才發現自己的家鄉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讓他感慨良多。
同年九月,王道踩著一輛很普通的腳踏車背著書包和籃球到離家十裏遠的中學報道,從小接受爺爺的教導讓王道沒有奢華的習慣,他的穿著全身上下加起來不到六百塊,而腳上的那雙李寧籃球鞋就值三百八十塊。最讓人感覺到不可思議的是,即使是身上所穿的衣服都是他自己掏錢買的,而這錢是他在在歐洲時利用假期外出送報等賺來的,自食其力是王道十二歲時養成的習慣。
至於王道為什麼喜歡上籃球甚至最後把籃球融入到自己的生命裏麵,原因是籃球之神喬丹,相信整個世界不少的八零後乃至九零後都是因為喬丹而喜歡上籃球,他們其中有很少的一部分還成為了職業球員。
一年的初中生活(初三),王道已經是學校裏的名人,籃球方麵自然是首屈一指,那年王道身高一米七四,由於學校的籃筐比正規籃筐要矮上七八厘米,王道憑借出色的彈跳力勉強能完成距離不遠的飛扣,這樣的事即使是放在現在也能讓人刮目相看,隻因為一米七四能扣籃的是個中國人,這該值得驕傲還是感歎?
在學習方麵,王道隻能說是中規中矩,大量的精力放在籃球上學習成績還能保持在中上流已屬不易,不過王道的英文卻讓老師都汗顏,例如有一節課上有個同學問饅頭的英文單詞該怎麼念、拚寫,老師不會,王道卻站起來說出來了,五年的歐洲生活不想學好英文都不可能。話不說遠了,回到2004年。
王道在床上一躺便是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他想了很多事情,突然,王道翻身跳起來,走到衣櫃前換了件顏色黑白相間的塗鴉T恤,灰白色的七分褲,在鞋櫃裏拿出一雙耐克牌的黑紅色板鞋,套上一雙白色的耐克吸汗短襪後走出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