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隆想了想,讓馬歡去軍醫吳福那裏找來了些薑蒜,試圖通過重口味的調料來掩蓋馬肉的酸澀。
他親自操刀,將馬肉切成塊,用薑蒜醃製,再慢火燉煮,一直燉了一個多時辰,肉質才開始酥爛。
盡管劉隆已經盡力,但馬肉的味道仍然難以讓所有士兵都滿意。許多人隻是勉強嚐了幾口,便不再動筷。
劉隆自己倒是無所謂,他的胃口本就比常人要大,再加上修煉“五行吐納術”的緣故,更是需要大量的營養來支撐。因此,他並不嫌棄馬肉的酸澀,反而覺得這是一種難得的補品。
於是,劉隆端了一大盆馬肉回到自己的帳篷中。
還好升任伍長之後,就有了自己單獨的帳篷,不需要再聞別人的腳臭味。
這帳篷原本是張老三住,劉隆稍微收拾了一下,就開始坐下大口咀嚼著馬肉。
雖然每一塊肉都經過長時間的燉煮,變得酥軟易嚼,但是那特有的酸澀味依舊頑強地留在舌尖。
不過隨著馬肉下肚,一股溫熱的力量自胃部升起,迅速蔓延至全身。他能感覺到,自己之前因為練功而消耗的氣血慢慢的補充了回來,甚至還有種吸收不了,渾身發熱往外溢散的跡象。
“不能浪費!趕緊練功!”
劉隆放下馬肉,開始按照《百草經》中關於“五行吐納術”的記載,擺出了特定的姿勢——雙腳穩如樹根紮地,雙手自然垂於身體兩側,掌心向內,手指輕輕觸碰褲縫,閉目凝神,全身放鬆而又不失挺拔。
隨著他深吸一口氣,胸膛緩緩鼓起,仿佛能吸入天地之精華,緊接著緩緩吐出,氣息綿長而深沉,與自然界的節律相合。
在一次次的呼吸之間,劉隆體內的氣血隨著他的意念引導,按照五行相生的順序流轉:腎水滋養肝木,肝木生火,心火溫煦脾土,脾土培育肺金,肺金又生腎水,形成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隨著每一次呼吸的深入,體內的力量都在悄然增長,肌肉仿佛被無形的絲線緊緊纏繞,又逐漸鬆開,變得更加堅韌有力。
一個時辰之後,劉隆將“呼吸吐納術”練了五遍,他的臉龐微微泛紅,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那是氣血旺盛的表現。
而這些氣血在他體內彙聚,如同涓涓細流彙成江海,讓他的力氣與日俱增。
當最後一絲馬肉的精華被身體徹底吸收,劉隆緩緩睜開雙眼,他想試試自己的力氣到底增長了多少。
劉隆緩緩推開帳篷門簾,一步一步地朝著營地中央的練武場走去。
夜已深沉,如墨般漆黑的天空中點綴著點點繁星,仿佛一顆顆璀璨的寶石鑲嵌其中。
然而,練武場上依舊亮堂,幾堆熊熊燃燒的篝火宛如舞動的火龍,照亮了周圍的一切,給這片原本寂靜無聲的黑夜注入了些許鮮活的氣息。
士兵們大多尚未就寢,他們或是三三兩兩地圍坐在篝火旁,或是獨自一人站立於角落處。
有的人正專心致誌地磨礪手中的兵器;有的人則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還有的人時不時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聲,那笑聲穿透夜空,回蕩在整個營地之中。
劉隆走到了放置在練武場一角的幾塊長條形石鎖跟前。這些石鎖每一塊都有百餘斤重,乃是營地中專供士兵們測試自身力氣大小所用之物。
劉隆微微彎曲雙腿,紮穩馬步,伸出雙手緊緊抓住其中一個石鎖。隨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胸膛隨之高高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