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回飆舉,吹我入雲中。
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
類此遊客子,捐軀遠從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複道,沉憂令人老。
三
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
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雲。
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
自期三年歸,今已曆九春。
飛鳥遶樹翔,噭噭鳴索羣。
願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
四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遊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
俛仰歲將暮,榮曜難久恃。
五
仆夫早嚴駕,吾將遠行遊。
遠遊欲何之,吳國為我仇。
將騁萬裏塗,東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
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
閑居非吾誌,甘心赴國憂。
六
飛觀百餘尺,臨牖禦欞軒。
遠望周千裏,朝夕見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閑。
國讎亮不塞,甘心思喪元。
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聲發,聆我慷慨言。
七
攬衣出中閨,逍遙步兩楹。
閑房何寂寞,綠草被階庭。
空室自生風,百鳥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憂戚與我幷。
佳人在遠遁,妾身單且煢。
歡會難再遇,芝蘭不重榮。
人皆棄舊愛,君豈若平生。
寄鬆為女蘿,依水如浮萍。
齎身奉衿帶,朝夕不墮傾。
倘終顧盻恩,永副我中情。
雜詩
悠悠遠行客,去家千餘裏。
出亦無所之,入亦無所止。
浮雲翳日光,悲風動地起。
雜詩
美玉生盤石,寶劍出龍淵。
帝王臨朝服,秉此威百蠻。
曆刀不見貴,雜糅刀刃間。
七哀詩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歎有餘哀。
借問歎者誰,言是宕子妻。
君行踰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怨詩行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歎有餘哀。
借問歎者誰,自雲宕子妻。
夫行踰十載,賤妾常獨棲。
念君過於渴,思君劇於饑。
君作高山柏,妾為濁水泥。
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
心中念故人,淚墮不能止。
浮沈各異路,會合當何諧。
願作東北風,吹我入君懷。
君懷常不開,賤妾當何依。
恩情中道絕,流止任東西。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
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
情詩
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
遊魚潛綠水,翔鳥薄天飛。
眇眇客行士,遙役不得歸。
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曦。
遊子歎黍離,處者歌式微。
慷慨對嘉賓,淒愴內傷悲。
喜雨詩
天覆何彌廣,苞育此羣生。
棄之必憔悴,惠之則滋榮。
慶雲從北來,鬱述西南征。
時雨中夜降,長雷周我庭。
嘉種盈膏壤,登秋畢有成。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離友詩三首
一
小序
鄉人有夏侯威者,少有成人之風。
餘尚其為人,與之呢好。
王師振旅,送餘於魏邦。
心有眷然,為之隕涕。
乃作離友之詩,其辭曰:
王旅旋兮背故鄉。
彼君子兮篤人綱,媵餘行兮歸朔方。
馳原隰兮尋舊疆,車載奔兮馬繁驤。
涉浮濟兮泛輕航,迄魏都兮息蘭房。
展宴好兮惟樂康,涼風肅兮白露滋。
二
木感氣兮條葉辭,臨淥水兮登崇基。
折秋華兮采靈芝,尋永歸兮贈所思。
感離隔兮會無期,伊鬱悒兮情不怡。
三
日匿影兮天微陰,經逈路兮造北林。
妬詩
嗟爾同衾,曾不是誌。
寧彼冶容,安此妬忌。
四言詩
華屏列曜,藻帳垂陰。
四言詩
高談虛論,問彼道原。
芙蓉池詩
逍遙芙蓉池,翩翩戲輕舟。
南陽棲雙鵠,北柳有鳴鳩。
言誌詩
慶雲未時興,雲龍潛作魚。
神鸞失其儔,還從燕雀居。
詩
遊鳥翔故巢,狐死反邱穴。
我信歸故鄉,安得憚離別。
詩
君王禮英賢,不吝千金璧。
從容冰井台,清池映華保
七哀詩二首
一
南方有障氣,晨鳥不得飛。
二
膏沐誰為容,明鏡闇不治。
離別詩
人遠精魂近,寤寐夢容光。
詩
一顧千金重,何必珠玉錢。
詩
彈箏奮逸響,新聲好入神。
述仙詩
遊將升雲煙。
詩
長鋏鳴鞘中。
寡婦詩
高墳鬱兮巍巍,鬆柏森兮成行。
洛神賦
黃初三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其辭曰:
餘從京域,言歸東藩。
背伊闕,越轘轅,經通穀,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
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岩之畔。
乃援禦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禦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鬆。
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穠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禦。
雲髻峨峨,修眉聯娟。
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豔逸,儀靜體閑。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蔭桂旗。
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
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
抗瓊弟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
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
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顏而靜誌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塗之鬱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
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
揚輕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
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
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轉眄流精,光潤玉顏。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
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於是越北沚。
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悼良會之永絕兮。
哀一逝而異鄉。
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
雖潛處於太陽,長寄心於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
冀靈體之複形,禦輕舟而上溯。
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
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四、曹丕詩詞鑒賞
《短歌行》
仰瞻帷幕,俯察幾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靈倐忽,棄我遐遷。
靡瞻靡恃,泣涕連連。
呦呦遊鹿,銜草鳴麑。
翩翩飛鳥,挾子巢棲。
我獨孤煢,懷此百離。
憂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憂令人老
嗟我白發,生一何早。
長吟永歎,懷我聖考。
曰仁者壽,胡不是保。
《秋胡行三首》
堯任舜禹,當複何為。
百獸率舞,鳳凰來叮
得人則安,失人則危。
唯賢知賢,人不易知。
歌以詠言,誠不易移。
明德通靈,降福自天。
泛泛綠池,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隨風靡傾。
芙蓉含芳,菡萏垂榮。
朝采其實,夕佩其英。
采之遺誰,所思在庭。
雙魚比目,鴛鴦交頸。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知音識曲,善為樂方。
《善哉行二首》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
溪穀多風,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猴猿相追。
還望故鄉,鬱何壘壘。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憂來無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今我不樂,歲月如馳。
湯湯川流,中有行舟。
隨波轉薄,有似客遊。
策我良馬,被我輕裘。
載馳載驅,聊以忘憂。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妍姿巧笑,和媚心腸。
知音識曲,善為樂方。
哀弦微妙,清氣含芳。
流鄭激楚,度宮中商。
感心動耳,綺麗難忘。
離鳥夕宿,在彼中洲。
延頸鼓翼,悲心相求。
眷然顧之,使我心愁。
嗟爾昔人,何以忘憂。
《丹霞蔽日行》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穀水潺潺,木落翩翩。
月盈則衝,華不再繁。
古來有之,嗟我何言。
《煌煌京洛行》
夭夭園桃,無子空長。
虛美難假,偏輪不行。
淮陰五刑,鳥盡弓藏。
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多言寡誠,祗令事敗。
蘇秦之說,六國以亡。
傾側賣主,車裂固當。
賢矣陳軫,忠而有謀。
楚懷不從,禍卒不救。
禍夫吳起,智小謀大。
西河何健,伏屍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
智矣燕昭,可謂得臣。
北辭千金,東蹈滄海。
《猛虎行》
與君媾新歡,托配於二儀。
充列於紫微,升降焉可知。
梧桐攀鳳翼,雲雨散洪池。
《善哉行》
朝日樂相樂,酣飲不知醉。
悲弦激新聲,長笛吐清氣。
弦歌感人腸,四坐皆歡悅。
寥寥高堂上,涼風入我室。
持滿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眾賓飽滿歸,主人苦不悉。
比翼翔雲漢,羅者安所居。
衝靜得自然,榮華何足為。
《善哉行》二
朝遊高台觀,夕宴華池陰。
大酋奉甘醪,狩人獻嘉禽。
胡倡發東舞,秦箏奏西音。
有客從南來,為我彈清琴。
五音紛繁會,拊者激微吟。
淫魚乘波聽,踴躍自浮沈。
樂極哀情來,寥亮摧肝心。
清角豈不妙,德薄所不任。
大哉子野言,弭弦且自禁。
《折楊柳》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