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探索古墓(1 / 2)

第一章探索古墓

蕭峰出生在華夏國的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今年已近20歲了,就讀於南京大學曆史係.大學也還有2年畢業了。而我就隻有兩個愛好,特愛看僵屍電影,僵屍類的小說和對曆史名川大山的酷愛。

馬上又要到暑假了,蕭峰這暑假計劃到廬山去逛逛,蕭峰的願望是逛遍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城大山,沒辦法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對家裏的商業興趣缺缺,唯獨喜愛的就這兩樣了。有人說蕭峰是敗家子富二代,那有怎麼樣,難道蕭峰有這樣的條件蕭峰不享受嗎?蕭峰為人也不飛揚跋扈,就是愛爬爬山看看電影,這也不行嗎?

暑假蕭峰獨自回到贛州的家中,看著空蕩蕩的房子,隻有幾個傭人。你問蕭峰爸媽哪去了,那蕭峰告訴你,忙他們的生意去了,現在指不定就是在那個國家裏。就連當兒子的都一年難見到幾麵,在家裏呆著一個人也有夠無聊的,蕭峰就走進了老爹的書房,看看有什麼書是介紹廬山的,蕭峰也決定了到家裏呆一個星期就去廬山旅遊,蕭峰在書房裏找著書籍,不經意間看見了,那本族譜,翻開來看了看,這本族譜有一部字典這麼厚了,書麵都已經泛黃了,也沒什麼好看。

蕭峰正打算放回去的時候,手上一滑掉地上了,彎腰打算撿起來的時候,看見掉出來了半頁,撿起一看原來有個夾層,把夾層裏的那張紙拿出來看了看,是一幅地圖,乖乖不會是藏寶圖吧!

拿到麵前仔細的看起來,看紙張年代應該很久遠了,紙上還有些文字,可惜蕭峰是看不懂了。

蕭峰不是老學究,不過看樣子好像是契丹文,也幸好自己是學曆史的不然還真不知道是什麼文字,走到書桌裏坐下打開電腦,又打開百度搜索,打上契丹文,開始查找起來。

蕭峰開始一個一個字的串聯起來,翻譯成:“上古黃帝之女墓穴,位於廬山,具體如何有待查證,此乃老夫當年南征北戰之時偶的地圖,蕭拱所留。”(蕭拱,契丹名迪輦阿不,蕭仲恭獨子。生年不詳。皇統六年(1146年)代領父世襲蘭子山猛安之職。皇統九年(1149年)三月,經時任太保、領三省事的完顏亮舉薦,被授為尚書省禮部侍郎。同年十二丁巳,完顏亮等人弑熙宗,亮登基為帝。已未,改皇統九年為天德元年。癸酉,太傅、領三省事蕭仲恭罷官。旋改任燕京留守,封魯王。天德二年(1150年)初,遷封越國王。)

蕭峰看著手裏的地圖,心裏癢癢的很啊,廬山,沒想到啊,本打算去廬山旅遊,居然還在族譜裏發現一張地圖,地圖裏畫了兩份坐標,還有一份小的,估計是墓穴裏的路線圖,連忙又打開世界地圖開始核對起來,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後。

蕭峰終於把地圖的路線圖都理解了,還拿了份現在的地圖開始標記起來,忍不住想馬上去廬山探索了,但是作為曆史係的學生還是知道要做些準備工作的。

把這次去旅遊要用的工具都列出一張單叫管家去準備齊全,背囊、繩索、野外生存手表、睡袋、軍用礦搞、軍用匕首、還有急救藥品,打火機(打火石)、壓縮餅幹、麵包、巧克力、罐頭、探照燈、電池、順便還通過特殊渠道弄了把五四手槍和一百發子彈。工具第二天管家就準備好了,就是槍沒這麼快,可能要三天後才能拿來。

趁這幾天蕭峰把廬山的資料看了下,這次就不是去旅遊了,是直接去冒險了,想想就熱血沸騰啊!

廬山,又稱匡山或匡廬,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傳說殷周時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結廬隱居於此,後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廬幻化為山,故而得名。位於九江市南36公裏處,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南北長約25公裏,東西寬約20公裏。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雲中山城牯嶺鎮海拔約1167米。

廬山雄奇秀拔,雲霧繚繞,山中多飛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勝古跡遍布,夏天氣候涼爽宜人,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古人雲“匡廬奇秀甲天下”,自司馬遷將廬山載入《史記》後,曆代詩人墨客相繼慕名而來,陶淵明、謝靈運、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陸遊、徐誌摩、郭沫若等1500餘位詩人相繼登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名篇佳作。蘇軾所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繪了廬山的景色,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