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休閑理論研究現狀
在我國,著名學者於光遠最早提出要進行休閑理論研究。在他的大力倡導下,1995年成立了北京六合休閑文化策劃中心,成為我國第一個休閑研究民間學術機構。之後,在他和龔育之、成思危等學界泰鬥以及我國知名休閑學研究學者馬惠娣等人的推動下,相繼成立了中國休閑研究會等學術機構。隨之有一大批學者進入了休閑研究領域,召開了一係列學術會議,發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建立了一支龐大的研究隊伍。
1著作文章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有學者開始涉足休閑研究。1996年,在第四屆世界休閑大會上,馬惠娣提交了《文化精神領域的休閑理論》(OnLeisureTheoryinTheFieldofCulturalSpirit)一文,引起了國外學者的關注,也成為第一位參與國際休閑學術研究的大陸學者。隨後,在1996年中國軟科學第一屆學術年會上,她又提交了一篇相關論文,標誌著休閑研究在國內的萌芽和傳播。自此以後,我國休閑研究從無到有、從粗淺到逐步完善,從引進到自我發展,目前已有一定數量的著作和文章,內容涉及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不同領域。2000年,以於光遠等為主編,翻譯出版的“國外休閑研究譯叢”介紹了當今世界休閑研究的最新成果,填補了我國在這方麵的空白。另外,有些著作也在部分章節中涉及了休閑的內容(如青連斌,1990;王寧,2000;石培華,2002等)。2相關機構
在於光遠、馬惠娣等人的大力推動下,中國休閑研究會、中國文化研究所休閑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休閑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軟科學研究會休閑研究專業委員會等學術機構相繼成立。
作為我國最早從事旅遊和服務貿易研究的學術機構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也更名為旅遊與休閑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旅遊研究室同時改為旅遊與休閑研究室。2002年,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設立休閑管理係。同年,中山大學在重新組建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時,也在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基礎上,成立了旅遊與休閑學係。杭州商學院旅遊學院已把休閑學納入旅遊管理專業的本科課程之中。東北財經大學旅遊學院也在相關專業的研究生課程中滲透了休閑學內容。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旅遊管理係成為我國高校早期培養休閑管理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單位,2009年開始招收休閑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生。2004年浙江大學亞太休閑教育中心成立。2007年,浙江大學成為我國高校休閑學研究方向的第一個博士點。
我國第一家以休閑經濟與休閑文化研究為宗旨的專業網站--中國休閑研究網於2002年建立,成為國內外休閑研究者和業界溝通交流的一個重要平台。
3會議與課題
2000年8月“中國休閑產業國際研討會”首次在北京召開,成為我國休閑研究的一個裏程碑。與會代表圍繞“休閑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這個中心議題,就休閑產業在中國、休閑組織的變化及服務管理、女性、青少年、老年休閑項目的開發與創新、休閑產業與經濟發展、假日旅遊等問題展開了充分探討。
2001年11月,由國家旅遊局和杭州市政府合辦,杭州宋城集團協辦的“中國休閑經濟國際論壇”邀集了許多國內外學者,就休閑經濟在中國的發展進行了深入討論。
2002年10月,由中國軟科學研究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休閑文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2002中國:休閑與社會進步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就“休閑產業與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消費政策、勞動時間的關係”,“轉型期城鄉(社區)居民休閑時間的利用、特點及存在問題”,“2008年奧運會與中國休閑產業發展”,“休閑產業相關社會條件支持係統在我國的現狀、特點及發展趨勢”等一係列問題進行了討論。
浙江大學、杭州市人民政府、世界休閑組織等分別於2004、2005、2006、2007、2008年連續召開的“中國國際休閑度假大會”是我國唯一以“休閑度假”為主題的國際大會,由國際權威組織與政府鼎立支持,引起國內外業界的高度關注和熱情參與。大會眾多議題探討關於城市定位、旅遊資源開發資本運營、投融資、休閑度假、景區景點、旅遊地產產權酒店、分時度假的經營模式及行業發展趨勢等內容,均是各級政府、行業企業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
同時,休閑研究也逐步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由馬惠娣等人主持的“休閑產業與社會條件支持係統”,“閑暇時間、我國公眾文化精神生活現狀的調查與研究”等國家級課題相繼完成,在學術界引起了較大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