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會歸還的。”張石本來性子就是膽小如鼠,要不是百姓聽到張讓的名字都嚇到不敢出門,張石哪敢這麼狂妄?或許不知哪天就被山賊給殺了。
“就算本縣仁慈,快走吧。”劉備
這叫什麼狗屁仁慈,張石暗罵道。劉備這招算是用的妙,恐怕年輕的時候就會讓人知道有一個仁慈的劉玄德,到時候收降兵自然要起作用。
正因為張石被劉備放了,劉備正好找到了一些證據。
原來,就在幾天後,原本以為沒有了事情,誰會料到事情卻進一步的發展了。那個投訴的百姓不知被誰所殺,屍體也沒有找到。
幾天來投訴的是百姓的母親,被告人還是張石。
劉備聳了聳肩,對婦人勸道:“人死不能複生,還請節哀順變。”
劉備一邊勸著家屬,一邊令徐晃和陸傾到處調查,畢竟這尋找之事適合陸傾來辦,誰叫他想做一名偵探?
當然,劉備也不是不想這麼做,隻是沒有陸傾那麼關注而已。
也就是這幾天,陸傾似乎找到了什麼線索。
“主公,我們隻發現屍體,而且屍體上有幾個疑點。”劉備見到陸傾和徐晃二人回來了,便讓徐晃休息去了,至於拿屍體,劉備隻是仔細看看,便是交給家屬解決。
的確,陸傾說所的疑點劉備也看出來了,隻是毫不線索讓他怎麼繼續推測?說道疑點,第一,屍體上有很明顯被繩子勒住的痕跡。而現場卻在河邊。
如果真是受害人自己不小心?那這個痕跡又怎麼解釋?【這人是跳河自殺但實際卻不是】
“陸傾,你明天去找找有沒有目擊者。”劉備
“若!”陸傾下去了。
劉備也是無計可施,做縣令可跟行軍打仗不一樣呀,看起來這個做縣令的還不如當個小將軍戰死沙場。
不過這件事情其實很簡單,張石本來就有罪,直接殺了他不就完了,而且,再隨便找一個目擊者說住張石的死穴。死罪難逃,活罪難免呀。
“倒不如就這樣了,要不然也太麻煩了。”劉備決定了。捏造證據,雖然不好,但也是無奈,誰叫張石是一個前科犯呢?反正沒有證據,你張石也是一個死字,隻是沒人敢殺他罷了。
第二天中午劉備突然召集徐晃。
“公明,晚上帶領五十人抄襲張石府內,一人不留。”劉備
徐晃想了想,說道:“玄德這樣不太好吧。”徐晃說的沒錯,這時候如果殺了張石,張讓肯定不會放過劉備。況且張讓是十常侍之一,劉備必死無疑。
劉備知道徐晃的想法,說道:“不用擔心我,是犯人就一定要逮捕,何況張石死罪難逃,去吧。”
“諾!”徐晃猶豫地拱了拱手,下去了。
【張讓,東漢末年的大宦官,張讓自小聰明伶俐,七歲時,父親為了光宗耀祖,將他淨身送入皇宮做宦官。
此,他察言觀色,獻媚邀寵,深得漢桓帝、靈帝、少帝和諸多皇後、皇太後的寵信,被靈帝常謂“張常侍是我父”。
害忠良,陰險毒辣,參與了臭名昭著的兩次“黨錮事件”,殺戮禁錮“黨人”千餘人;巧取豪奪、瘋狂聚斂,殘酷掠奪不義之財數以億計;
心理變態,喪失人性,為了“陽道複生”啖噬幼兒、人腦無數;倒行逆施,蠹國害政,殘酷壓榨人民,加速了東漢了東漢王朝的滅亡。
作惡多端,終得惡報,在被盧植追殺時自投黃河,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第五章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