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情並非完全如眾人想象的那樣,更叫人大跌眼鏡的是,在辰王攻下金陵的第二日,出現了一位特殊的人物,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那就是本該身染重疾,臥床不起的太上皇,堯北天。
太上皇的出現,讓多年前的陳年舊案被重新翻出,於是,八年前太子謀反叛變一事的真相終於浮出水麵,太子堯子陌也終於得以沉冤昭雪。
而在事情發生後的第五日,所有恩怨才總算有了個了結。
銘帝堯子銘,因當年的謀反叛變、陷害太子、軟禁太上皇、以及殺害先皇後等多項罪名,被太上皇賜毒酒一杯,於寢宮內自縊而亡;他的一眾後宮妃嬪,則一律送往皇家寺廟內清修,終身不得踏出一步;至於他的子嗣,因同是堯氏子孫,沒有受到太大牽連,已成年的皇子被封王,公主被指婚,全部遣送出宮,未成年的就暫時住在皇宮內,由新皇的後妃代為撫養。
此令一出,隻聽皇宮內一片女子的哭喊聲,聲聲不絕於耳,但這些淒涼的悲鳴聲,卻換不來任何人的同情心,隻叫聞者感到可悲可笑。
待前朝的遺留問題處理妥當後,接下來,自然就輪到朝堂上的事情了。
雖然此次辰王是以武力攻占了金陵城,才逼得銘帝退位,但說起來,他也是出師有名,所作所為都是名正言順的,外加很多官員也早就對堯子銘有所不滿,是故,幾乎是沒有人想過要站出來反對辰王。百姓就更不必說了,隻要是仁君,誰當政對他們而言並無多大區別。
因此,整個南耀國內,全國上下,朝廷內外,對此次政變並無太大的反應,這對新帝來說無疑是一件喜事。
隻是,新帝究竟會是誰呢?
很多人猜測,這次既是為前太子平反,且前太子也活在世上,那按理來說,取代堯子銘的人,應該是目前下落不明的前太子才對;但也有人說,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由辰王出麵處理的,是辰王領兵攻占了金陵,也是辰王安撫了朝廷官員和城中百姓,更是辰王接收了金陵的軍隊,處理了皇宮的瑣事等等,所以,新皇的人選,一定會是辰王。
這些說法在金陵越傳越廣,其火熱程度,與北刑民間正熱烈討論的有關太子妃死因的那些話題不相上下,讓身處皇宮內院的太上皇和辰王不想知道也不行。
於是沒過多久,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安撫民心,這南耀新皇的人選終於出爐,也算是讓一切塵埃落定。
……
南耀國,銘帝八年,初冬。辰王領兵攻占金陵城,揭開了陳年冤案的真相,逼退了在位八年的銘帝,迎太上皇入宮主持大局。
同年,辰王繼位登基,改元康,冊封宰相之女為後,其側妃為蘭貴妃;且在新皇登基之初,由太上皇輔政三年。
次日,康帝又頒下一道聖旨:冊封在外未歸的前太子堯子陌為禦前逍遙王,執掌南耀一半軍權,並賜予免死金牌一塊,以及麵聖時不必行跪拜大禮的特權。
就這樣,南耀的曆史,又迎來了一頁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