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輪回?
被神明抹去了一部分?
這兩句話好像讓我想起了什麼。
我們常說的伏羲八卦的六十四變,其實應該是十六卦,傳到殷商時期,因為這十六卦泄露天機,被神明抹去了其中的一半,就連剩下的這八卦的卦數都不全。
不過能懂得一二分的人,就已經極厲害了,想那諸葛孔明,略知一二,就能保著劉備運籌帷幄,鼎足天下,劉伯溫隻會解三分,便輔佐朱洪武建下大明四百年的基業。
提到八卦總會提到《易經》,易經裏的是文王八卦,就是周文王根據伏羲八卦改創的,叫後天八卦。而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早已失傳了。
所謂近古必存真,我們探討的是伏羲八卦,而不是文王八卦,兩者差著三千多年呢。
重新在看一看現在的易經和文王八卦,會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抹去的不僅僅是八卦,而是八卦以外的東西。
為什麼要說八卦呢,因為我的記憶力突然之間閃爍過一點影像,似乎這被抹去的東西都和蘇雪莉有直接關係。先說說被抹去的都是什麼卦。
第一就是——獸卦。
我們知道,上古之時洪荒遍地,神獸鬼獸魔獸多不勝數,而三皇五帝和部族首領多有能驅獸之人,像大禹治水就曾利用神獸等等。
而殷商之後,再也沒有上古神獸出沒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已經遺失了能驅使神獸的獸卦。從造字開始到今,王字從來沒有變過,就是三橫一豎,三橫是天人地三才,若是能為大到能貫通天地的人,那就是王了。
貫通天地的這一豎是什麼呢?看看上古傳說就知道了,那就是供王驅使的獸阿。這神獸可上天入地,亦可混跡人間,人王通過伏羲十六卦中的那一獸卦,算獸驅獸,即可主宰天地人三間之事。
而至殷商隻餘三爻八卦,失卻了驅獸的獸爻,王就不再有通天徹地的本領了。而按照這種說法,這四爻就不是從上至下彼此平行的四爻了,而是王字形的三橫爻一豎爻的王字形四爻十六卦。
第二就是——鬼卦。鬼卦也是最有可能被神明給抹去的。
易經八卦算天算地,算生不算死,我們中國人曆來相信人死為鬼,死往陰界的說法,那麼為什麼這麼重要的鬼,卻算不出來呢?正是因為抹去的是那一卦鬼卦。
鬼處陰間,其在地下,因此這伏羲十六卦從上至下應為,天卦、人卦、地卦、鬼卦。
神明怕人算生算死,驅使鬼於地下,能力通天達地,因此抹去鬼卦,令人隻能主宰地上之事。此種情形最為可能。
第三就是——身卦。神卦最沒可能,卻最講得通的。
神明為何抹去一卦?這人不管是算鬼還是算獸,終究是算在地下或是地上天下,不礙天上之神的事兒啊。
人是神造的,人在神下,再怎麼折騰,那也是神的造物,犯不著如此出手幹涉吧。
導致神明終於按捺不住,抹去一卦的,正是因為人手中還有一卦神卦。
人是神造的,卻能通過伏羲十六卦來算神驅神,這是神最忍受不了的,也是神明下此重手的根本原因。
掌握了伏羲十六卦的人王,就已經不再是人王了,那是神王!
所以,神明不得不抹去這最最厲害的神爻,讓人的能力限於天神之下。我覺得這是最講得通的說法,那麼這伏羲十六卦從上至下應為,神卦、天卦、人卦、地卦。
而且從伏羲十六卦的還原形態我們已經大致揣摩了一點端倪,下麵我們再來看看文王八卦六十四變之不合理。
首先八卦之數2、3不合理,不如十六卦2、4=2、2、2=16來的煌煌正大渾然天成。再說六十四變是兩卦合成,這也講不通阿,難道天人地之下又有個天人地不成?而且六十四變的卦辭中從來都是從下至上一爻一爻的解,從來沒有分成上下兩卦來解的呀(卦辭沒有,象傳有)。所以這六十四變不是八卦推演的,而是把十六卦拆成了六十四變,魚龍混雜,真跡蕩然無存。
再說神道,就是我麵前神的專用輪回通道。和被抹去的伏羲十六卦有直接關係。
佛教初傳入古代時,神道信徒甚為反對。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地盤你做主,你說長生就長生,但佛來了就不一樣,他講因果講輪回,這簡直就是和神道搶飯碗。
在看看神道的祭祀,有一定程度上的說法,神道祭祀包括了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禮。祭祀分大祀、中祀、小祀?。大祀包括大嚐祭。中祀包括新嚐祭、神嚐祭、相嚐祭、神衣祭、祈年祭。
小祀包括鎮花祭、鎮火祭、鎮魂祭、三枝祭、道享祭、風神祭、祈雨止雨祭、月次祭、星祭、招魂祭、荒神祭、地鎮祭。
《古事記》中記載,神道教的神按職別包括六個輔佐神、五部上祖神、三十二神、五行神、風神、雷神、山神、草神、海神、河神、二十一祓神、六福神、道祖神、和歌神、八大武神、軍神、酒造祖神、醫術祖神、神樂祖神、服部祖神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大神滿天飛,誰來與大神交流呢?從遠古時候開始,有一個職業一直延續至今,從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過,他的名字叫祭主。說祭主或許有人不知道,簡單說就是巫女。
早在黃帝時代,就有關於巫女的《神官神職服製》敕令,此後修正3次,分為正裝、禮裝、常裝。正服黑羅冠、略服烏帽子(有位立烏帽子、無位折烏帽子)。正服衣冠,四位以上縫腋位袍黑唐草紋、五位赤唐草紋、六位以下綠無紋、無位黃平絹無紋。
禮裝齋服服製與位袍同,用白絹。中單短帷子,有位者為紅綾,無位者紅絹。下著指貫,三位以上紫底藤丸紋,四位五位紫平絹,六位以下淺黃平絹。
此外有衣冠代用布衣,即無襴狩衣。常裝包括狩衣和淨衣。中祭、小祭的祭服為常服,即狩衣。別官以下仆從服白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