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清熱劑(2 / 3)

主治:溫邪初入營分,身熱夜甚,渴或不渴,時有譫語,夜寐不安,斑疹隱隱,舌質絳,脈細數。常用於乙腦、中暑、敗血症等熱性病。

注意:今以水牛角代替犀角,適當加大用量。

犀角地黃湯

西郊地荒 母要澆地

犀角地黃 牡藥角地

唐時,某壯丁出征,寧衛邊關。家中隻剩下嬌妻幼女。妻子賢惠,她不僅要撫育幼女,並要將西郊自家的田地耕種不誤。雖然天旱無雨,但她早起晚歸,挑水澆地,抗旱救荒,秋後仍獲得好收成。

組成:4味:牡丹皮9g,芍藥12g,厙角5g,生地黃30g。

用法:犀角磨汁,餘藥用水煎,取汁,與犀角汁和勻,分3次月民。

功效:涼血散血。

主治:①熱入血分證。②熱與血結,蓄血發狂。

注意:①非血熱妄行的血證不適宜用此方。②今以水牛角代替厙角,適當加大劑量。

清瘟敗毒飲

卿問擺渡親侄 巧晃西旋僻地 皆要操支竹篙

清瘟敗毒芩梔 翹黃犀玄皮地 桔藥草知竹膏

某卿回鄉探訪,他的親侄擺渡迎接,船行至江心,竟連連西旋,隻見其侄操支竹篙,輕輕一點,船稍一晃,便離開旋渦之地。卿見後大為驚歎,便問其侄:“所有船家到此,都能憑此竹蒿通過嗎?”其侄頻頻點頭。

組成:14味:黃芩10g,梔子10g,連翹10 g,黃連3~8g,犀角6—24 g,玄參10g,丹皮10 g,生地6~24g,桔梗6g,赤芍藥10g,甘草6 g,知母10g,竹葉10g,生石膏30—240g.

用法:先煮石膏數十沸,後下諸藥,犀角麿汁沖。今用水牛角120克煎湯代水。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救陰。

主治:主治氣也兩播證。

注意:今以水牛角代替犀角,並適當加大用量。

清暑益氣湯

卿樹義氣 賣竹簾和草衣敬護養母

清暑益氣 麥竹連荷草衣粳斛洋母

某義士,自幼喪母,在養母撫育下,長大成人。有人邀他外出做官,他因養母年邁,又體弱多病故而謝絕,仍賣竹簾和草衣,來敬護養母,使老人家頤養天年。

組成:10味:麥冬12g,竹葉10g,黃連3g,荷梗20g,甘草12g,西瓜翠衣30g,粳米15g,石斛12g,西洋參6g,知母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熱祛暑,益氣生津。

主治:暑傷氣陰。

注意:本方養陰之品較多,扶濕者不宜使用。

瀉白散

謝拜草徑桑姑

瀉白草粳桑骨

有一妙齡少女,到荒郊為其父上墳。回家途中,遭歹人調戲,正在危難時,被采桑大姑巧計解救。在草地小徑中,少女拜跪在桑姑麵前,深謝不已。

組成:4味:炙甘草3g,粳米6g,桑白皮30g,地骨皮3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瀉肺熱,止咳平喘。

主治:肺熱喘咳證。

注意:張山雷雲:“此為肺火鬱結,窒塞不降,上氣喘急者之良方。準內熱上擾,燥渴舌絳者為宜。若外感寒邪,抑遏肺氣,鼻塞流涕,咳嗽不爽,法宜疏泄外風,開展肺閉者,誤用是方,清涼抑降,則更增其壅矣。”

葦莖湯

危境 掛衣偽逃

葦莖 瓜苡葦桃

賊兵攻破城池,一吏尚未離城;忽然敵兵闖其府,在此危急關頭,他想起三十六計中的“金蟬脫殼”,依葫蘆畫瓢,把自己的衣冠整堂齊齊地掛在未架上,仿佛真人一般來愚弄賊兵,自己藏身他處。

組成:4味:冬瓜仁24g,薏苡30g,葦莖30-60g,桃仁12g。

用法:水煎服。連服數劑。

功效:清利濕熱,逐瘀排膿。

主治:肺癰。

現常用本方加減治療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屬肺熱喘咳者。

清胃散

卿為生母跪地簾

清胃升牡歸地連

某卿幼年失母,十兒年後方從乳娘那裏得知母親遭人休棄之事。他立誌找遍大河荒漠,也要找到生母,曆盡艱辛,終於在草原深處找到了母親。他跪在地簾之上,懇請母親回來,母子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