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微小說(1 / 3)

好久沒有更新啦,一直沒有時間,最近好不容易閑下來兩天,也不怎麼好續上以前的內容了,等有時間通讀了以前的章節再續吧!今天發篇很久以前寫的短篇小說,聊以慰藉。離歌

第一節邂逅

午後的風,吹落滿地的桃花,洋洋灑灑仿佛這春之殤。

有古詩雲: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簡簡單單的二十八個字,道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杏花落,桃花開。北方的春天一如既往的短暫,僅僅隻有盛開的桃花在無聲的訴說著春的到來。

那是許多年前的一個春天,桃花盛放,夕陽西下,為這片大地鍍上了一層金裝。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一位明眸善睞的少女,仿佛前世注定的因緣,又或許是菩提樹下修來的隻為今生的邂逅。他們談論此間**,他們訴說彼此的理想,夜幕降臨也割舍不斷此刻兩人相識相交的欲望。

女孩叫若離,少年叫朝歌。如花的年紀,如詩的歲月。

三天後,相約桃花園,他們互訴衷腸,談文學談夢想,從少年成名的張愛玲,到寫下《圍城》的錢鍾書。他們從張愛玲的愛情觀,一路聊到錢鍾書的婚姻觀。然後再就“任何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行為都可以定為耍**”這句話進行激烈的爭論,雖然各持己見,但也其樂融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是祭祖掃墓懷念逝去親人的日子。

其實,女孩比男孩大兩歲,來自現代化的大都市,女孩說她是來老家為最疼愛她的祖母掃墓的。女孩向男孩訴說著與祖母生活的點點滴滴,訴說著祖母對他的關愛和嗬護,眼眸中流露著濃濃的思念和孺慕之情,以及淡淡的憂傷。女孩說她的祖母沒有死,隻是在另一個叫做天堂的地方看著她,為她祝願,為她祈禱。男孩靜靜的聽著,腦海中想象著女孩祖母的樣子,那一定是一個慈祥的老人,平和而睿智。

女孩離開的那一天是清明節後的第三天,男孩沒有來送,隻是相約明年的清明節再見。

男孩在女孩走的這一天,生平第一次在日記本上隻寫下了一句話:待到明年桃花開,為你搖落一地的桃花瓣,讓你在芬芳的氛圍裏起舞弄清影。

如果說思念就像**,一旦陷入就注定了萬劫不複,那麼朝歌度過的這一年的三百多個日夜早就已經讓他屍骨無存。在這麼多等待期盼的日子裏,朝歌開始寫詩,為那個他午夜夢回時總會出現在他腦海中的那個女孩那雙眸子寫詩。隻是寫了又劃掉,他知道,心亂了,已然找不到感覺。

第二節搖花

又是一年清明節,若離的到來仿佛給朝歌注入了新的能量。

那天細雨紛飛,纏綿的仿佛這多情的春天,沒有多餘的話語,四眸相對,業已熟知彼此的心緒。那曾經輾轉反側的黑夜,那曾經痛徹心扉的思念,就在這凝眸的一瞬間,煙消雲散。

笑語嫣然的女孩嘴角那勾起的弧度,好像是對男孩最大的安慰,也許僅僅這樣一個微笑,這一生便不虛此行。

女孩現在省城的一家高級中學讀高三,對即將到來的高考有著無限的憧憬和希望,女孩說她想去上海上大學,因為她聽說那裏有著她最喜愛的法國梧桐,而且即便是衰草連天的季節也不會枯落的近乎衰頹。

其實,女孩若離並不知道,男孩的夢想卻是北上北京,因為男孩有一個自己的文學夢,而且男孩固執的認為北京是文人的沃土,那裏有著中國最好的大學,有著厚重的曆史氣息,那裏是祖國的心髒,政治和文化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