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內燃機的基本概念
一、內燃機
由一種能轉變為機械能的稱為發動機。發動機因其能源的不同可分水力、風力、電力、熱力(熱機)等發動機。麵通過燃燒能放出大量熱能的物質稱為燃料。如常見的煤、柴油、汽油、天然氣和煤氣等。
把燃料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稱為熱機。
內燃機就是一種熱機。它的主要特點是,燃料在氣缸內部進行燃燒,放出熱能,並直接利用燃氣的膨脹,推動活塞對外做功。所以,把它叫做內燃機(如柴油機、汽油機等)。
外燃機是燃料從外部燃燒,通過另一物質轉化為機械能,如蒸氣機。
二、內燃機的分類
內燃機的種類雖多,但按照它們的工作原理和構造的不同,可分為往複活塞式內燃機、旋轉活塞式內燃機等。本教材隻講往複活塞式內燃機,即一般所說的內燃機是這類內燃機。這是由於在園林綠化施工養護中,目前常用的動力設備的內燃機。
內燃機的主要特點:輕便(便於搬動、容易安裝)機獨立性強、操作技術也比較簡單。
三、常見名詞解說
(一)上止點:活塞離曲軸中心最遠時,活塞頂的位置。
(二)下止點:活塞離並曲軸中心最渾呼,活塞頂的位置。
(三)活塞行程:上止點和下止點之間的活塞距離,活塞的每一行程等於曲軸半徑的兩倍。
(四)氣缸工作容積:氣缸中上止點和下止點之間的容積叫氣缸工作容積。氣缸工作容積,等於活塞的排量。
(五)燃燒室容積:活塞在上止點時,活塞頂上方的氣缸容積叫燃燒室容積。
(六)氣缸總容積:活塞在下止點時,活塞頂上方的氣缸容積稱氣缸總容積。
(七)壓縮比:表示活塞從下止點運動到上止點,氣缸中空氣被壓縮後所縮小的倍數。
在一定的範圍內提高莊縮比可以提高動機的功率和經濟效益,它是內燃機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指標。
(八)發動機熱效率帀:燃料在燃燒後所產生的能轉為機械能的部分。
當壓縮比是6時,熱效率大約是51%,壓縮比是7時,熱效率大約是54%,壓縮比提高到10,熱效率就達60%。從上麵看來,壓縮比與熱效率關係是成正比,壓縮比越高,熱效率就越高,然而壓縮比的提高受到結構及燃料性能的限製。
(九)功率:單位時間內所傲的功。功率的單位是才根據功和時間的單位來決定的。在動力機械中過去常用“馬力”和“瓧”作為功率的單位,我國規定功率的法定計量單位是瓦(特)。
它是發動機一個極為重要的技術指標,它代表了柴油機的經濟性。對發動機操作人員來說,有了這個數據以後,就可以大致計算發動機消耗油量,同時也能從燃油的日常消耗量,來判別發動機工作的好壞。
(十)轉速:表示曲軸每分鍾所轉動的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