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在杜利克的魔法塔用過午飯,在雪曼城諸多魔法師的見證下維特完成了自己的拜師禮。無論從程序上還是從法律上都可以說是正式成為了一個召喚師學徒。
此後幾天,維特一直窩在自己的房間裏看《大陸簡史》的目錄,《大陸簡史》每年會出版一次,是由教廷組織人員編寫的,涵蓋了一年中大陸發生的幾乎所有的大事記,是一本綜合性的編年體史書。也隻有教廷能有如此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編寫。雖然書中的論點都是站在教廷的立場上闡述的,但是不可否認,隻是從目錄中就可看出這本書語言細膩、通俗易懂。是一本很好地識字讀本。
這一日,碧姬導師考校了維特的閱讀成果,充分肯定了他前段時間的努力,並對維特以後的學業做出了建議。
“維特,你的基礎薄弱,在此之前你從未接觸過魔法。所以,在你讀《大陸簡史》的時候,我還給你挑選了這麼幾本書。《魔法原理概論》、《魔法大事記》、《魔法冥想對精神力成長的影響與作用》。這些書不管是魔法師還是召喚師抑或是煉金術士等都是必讀的。可以說,所有與魔法有關的職業,這些書裏的理論都是基礎和常識。有關《大陸簡史》你要繼續讀,給你的《簡史》隻是目錄。你想讀什麼都可以去4樓5樓的藏書室找。藏書室找不到的書告訴我,我去教堂給你借。”碧姬夫人作為導師還是很負責的。對維特的學習很是關照,盡管維特連一本“目錄”都未讀完。但還是給他安排了三本新書。
“導師,您給我的《大陸簡史》的目錄,我還沒有讀完。現在讀這些書是不是太倉促了。”
“你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安排所看的書目。但是每周我都要檢查,我挑選的書都是以後你能用上的。隻有你把這些書都看完並熟記之後我才能教你其他的召喚師技能。在此之前你要不斷地記憶,之後《簡史》對你來說就不太重要了,我給你看《簡史》主要的還是讓你能通讀其他的書籍,以後有的是時間看。知道為什麼武士選拔要在12歲開始而魔法測試要到16歲才開始麼?”
維特對這個問題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武士選拔和魔法測試在不同的年齡段,這期間挑選結果如果有差異或者不準確的情況,該怎樣調整和彌補?
碧姬導師微微一笑“武士測試之所以在前,是因為:12歲時人的發育相對較快,可塑性強,練習武技相對效果較好,帝國在每個城市都設有武士學院,會傳授一些粗淺的武技和鍛煉技巧。過了這一時期,人的發育漸漸放緩,隨之而來的是魔法傾向性和魔力天賦的增長和顯現,16歲後,這個趨勢才會慢慢的變平穩,最終會在測試時顯露出來,這時的魔法公會才會去培養那些有明顯傾向性和天賦異稟的孩子。對他們進行個別教育,畢竟培養一個劍士和培養一個魔法師他們的成本是不一樣的甚至差別巨大。入選的武士學徒如果在學習期間顯露出有魔法天賦,帝國也會鼓勵他們轉投魔法公會。畢竟魔法公會也是由帝國資助的,在戰場上多一名魔法師就多一點勝利的希望而武士的作用就會變的不那麼重要。魔法公會隻是一個鬆散的公會聯盟,這裏邊不僅有魔法師公會,還有煉金術師公會、召喚師公會、魔藥師公會、附魔師公會。隻不過相對其他幾個公會,魔法公會的人員最多。所以漸漸的都以魔法公會代稱了。”
維特聽到這時才明白,僅僅是一個公會就有這麼多內幕,怪不得他在海林堡,魔法師和魔法學徒都對他敬而遠之,原來那些人以正統自居,瞧不起維特這個小類別的學徒。偏偏召喚師在地位上比魔法師高,魔法師施法時需要魔力,如果魔力耗盡魔法師就毫無用處,必須依靠冥想恢複。而召喚師隻需要精神力,完成一次契約,消耗的精神力是一次性的,隻要成功契約,召喚師的契約生物所需的耗費幾乎為零,而且能無限召喚,隻要精神力不會一次性消耗殆盡,就會不斷地緩慢恢複。而理論上召喚師隻要精神力足夠強大可以無限契約。也因此,召喚師才在大陸上這麼稀缺和寶貴。魔法師對召喚師的心理是既羨慕又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