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情況下,國內這些中小規模的光刻機廠商想要拿到asl的duv浸潤式光刻機,那可不容易,不僅僅價格高,而且各種破事多,還需要排隊等產能。
而海灣科技這邊,國內自己的企業,而且還是徐申學名下的頂級科技企業,之前合作也非常良好,質量和信譽都有所保障。
最關鍵的是,光刻機性價比高,技術支持也方便,同時海灣科技優先供貨的大客戶隻有一個智雲微電子,其他的都可以排隊生產。
於是乎,不少國內的中小晶圓廠去看了看樣機,仔細調研了後,一咬牙也下單了。
老子也要搞四十五納米的先進芯片……
雖然都是一台,兩台的小批量訂單,但是加起來數量還是有一些的。
以至於海灣科技的hduv400光刻機還沒有正式量產呢,就已經獲得了五十六台的啟動訂單。
這個消息報告給了徐申學後,徐申學稍微琢磨了一番後吩咐了下去:“\b後續對國內的晶圓廠的成熟工藝授權,可以適當的降低一些費用,然後四十五納米工藝這一級別的技術授權也可以搞起來,以扶持國內的半導體製造產業。”
二十八納米工藝暫時是智雲微電子的核心營收來源,是不可能現在就對外授權的,但是四十五納米工藝還是可以對外授權的。
晶圓廠對其他晶圓廠進行技術授權是比較常見,原時空裏的美國格羅方德的十四納米工藝,就來源於四星,格羅方德使用這個工藝代工芯片賺的錢,大半都是要交給四星當技術授權費的。
這相當於讓出去一部分利潤,把別人的晶圓廠當成自家的分廠,擴充銷售渠道以及產能,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更主要的是,徐申學想要扶持一些中小規模的晶圓廠,進而帶動海灣科技為核心的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業務的發展。
整個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行業的發展,總不能光靠著一家智雲微電子孤零零在那裏頂著吧,總得有幾個小弟撐一撐場麵啊!
————
國內的半導體製造,乃至半導體設計行業,都會因為海灣科技的技術突破而受益……哪怕它不購買海灣科技的光刻機,而是繼續選擇購買asl或尼康的光刻機,但是也能夠買到更便宜的光刻機,服務質量也更好。
同時,也不用天天提心吊膽的害怕國外給來個光刻機斷供!
\b但是,國外的半導體行業對海灣科技獲得技術突破的消息,就不怎麼高興了。
這意味著他們又少了一個能拿捏徐申學的重要手段。
之前好幾次他們和徐申學進行私下談判的時候,都是把光刻機擺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上,作為條件之一進行談判的。
動不動就威脅徐申學來個光刻機斷供,以此逼迫徐申學放棄一些利益。
而現在,這一重要的談判籌碼已經不管用了。
這可不是個什麼好消息!
不過讓他們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海灣科技的技術水平還比較有限,其水平隻處於duv浸潤式光刻機的早期階段,整體還不如asl的頂級光刻機。
同時也沒有搞出來euv光刻機!
在光刻機領域裏他們依舊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他們已經陸續搞出來了幾台euv測試樣機了,台積電,四星以及英特爾都已經陸續拿到了測試樣機。
隻是徐申學那個瘋子,一直到處使絆子,攔著不讓他們進一步完善技術,然後正式投產euv光刻機而已。
好多人都恨不得把徐申學大卸八塊:這個死瘋子,遲早有一天送他一枚,不,一百枚火箭彈……
\b但是不管怎麼說,西方在光刻機領域,在整個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領域裏,還是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
徐申學那個死瘋子想要追上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基於徐申學手底下的智雲半導體以及智雲微電子,再加上一個海灣科技等核心企業,在半導體領域的快速追趕。
讓一票西方半導體行業的企業都感受到了危機感。
十二月下旬,英特爾正式對外發布了一款全新,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劃時代的芯片:第五代酷睿。
\b不是單純因為它的性能有多強悍,而是因為這款芯片,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
不客氣的說,英特爾拿出來了這款十四納米的芯片,證明了自己依舊是半導體製造領域裏的龍頭老大。
什麼台積電,智雲微電子,四星,格羅方德這些都得通通給老子趴下!
看到英特爾拿出來這款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後,其他各芯片廠商一個個都沉默了……
台積電的二十納米工藝剛搞利索,雖然也有了個16納米的工藝,但是也剛完成技術認證,大規模量產都得明年第二季度去了,而采用該工藝的水果a9芯片,也將會在這一時期量產。
智雲微電子這邊,目前是量產十八納米工藝(類似英特爾22納米工藝),而十四納米工藝在十二月份處才完成了技術驗證,大規模量產時間也要到明年第二季度了,第一款量產芯片將會是明年s係列手機搭載的旗艦芯片s603。
上述三家玩十四十六納米工藝的廠商裏,英特爾再一次大幅度領先。
而剩下的那些就不用說了,連二十二納米或二十納米工藝還沒搞定呢。
四星那邊剛完成了二十納米工藝技術驗證,預計明年量產二十納米工藝,至於他們預定的十四納米工藝,因為3d晶體管技術的難產,目前哪怕樂觀估計,也要到後年去了。
格羅方德以及聯電更慘,他們還停留在二十八納米工藝階段,連2220納米工藝都還沒進去,如今已經淪為二流晶圓廠了。
\b等到明年,在製程上進行比拚的,隻有英特爾以及智雲還有台積電了。
而這三家裏,技術最為雄厚的依舊是英特爾,智雲微電子次之,台積電再次之!
這從三方的的晶體管柵極間距以及內部互聯最小間距的數據就能看的出來。
英特爾的是十四納米工藝是70納米52納米;智雲十四納米工藝是70納米60納米;台積電十六納米工藝是90納米64納米。
而反饋到晶體管密度上,那也有著明顯的差距,英特爾十四納米的每平方毫米達到三千七百五十萬個。
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每平方毫米則是三千五百六十萬個。
而台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每平方毫米隻有兩千八百八十萬個。
這三家的工藝水準,英特爾最好,智雲勉強還可以說和英特爾同一代水準,但是台積電的十六納米,則是已經落後了一代。
\b當然,就算是落後一代,台積電依舊是水果以及高通等大量國外芯片設計廠商的新一代旗艦芯片首選代工廠……畢竟他們也沒得選,英特爾又不給他們代工,智雲倒是願意提供代工,但是明年的產能也別指望,最早都得後年去,同時他們在也不放心。
所以台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就成為了他們的唯一選擇……要不然的話,就隻能選擇智雲的十八納米工藝或台積電的二十納米工藝,或者是四星的二十納米工藝了。
英特爾發布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在業界掀起了一陣驚雷,給智雲微電子,台積電乃至四星等廠商地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這個時候,智雲微電子方麵自然也不甘落後,同樣也對外宣布了自己的十四納米工藝已經完成了技術認證,明年就為客戶提供量產;
同時宣布旗下的兩座十二寸晶圓廠也已經完成了十八納米工藝的技術認證,為智雲微電子新增加了九萬片的十八納米工藝產能……歡迎國內外各企業前來洽談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代工事宜,智雲微電子將會以最專業的態度以及最頂級的技術能力,為廣大客戶提供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代工服務。
而ad以及華威等廠商,已經和智雲微電子簽署了相關的代工合同,為他們生產新一代,基於十八納米工藝的芯片。
\b智雲微電子宣布十四納米工藝完成技術認證,這在業內沒引起什麼波瀾,畢竟之前就已經有了相關消息,業內基本都知道了,隻是智雲微電子沒有正式公布而已,如今正式公布了後,普通人進行關注後,也開始期待起來明天的智雲手機,使用最頂級的工藝生產的芯片。
十四納米呢,光是聽著這名字就知道是最頂級的工藝。
至於說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相對於英特爾的十四納米工藝,還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這些東西普通人又不知道……甚至也接觸不到晶體管密度,晶體管間距這些數據的。
所以,在普通人看來,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是和英特爾的十四納米工藝同一種東西,都一樣的先進。
至於台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那還差了點……14和16,誰大誰小,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讓台積電方麵有些後悔,早知道就不說什麼十六納米了,直接弄個十四納米工藝多好聽啊,還可以糊弄宣傳一下……但是這個16納米工藝,真心不好宣傳。
光是看這數字就被消費者覺得落後不少!
雖然隻是普通人的觀念,但普通人的觀念會影響到他們對芯片的選擇,而芯片的選擇又影響到芯片工廠的工藝階段的訂單數量。
所以,現在的台積電有點後悔的,早知道也學智雲那邊,以宣傳為目的定義工藝節點了。
人家智雲微電子,之前都敢把22納米ffet工藝說成是十八納米工藝……
他們台積電基於20納米工藝搞的ffet工藝,直接說成十四納米工藝沒毛病啊……可惜的是,之前腦子一熱,隻說成了個十六納米工藝,基本意思就是要壓智雲的十八納米工藝一頭。
但是誰能想到,智雲微電子那麼變態,沒多久就宣布搞十四納米工藝了啊。
而台積電那邊宣傳的十六納米工藝,這話一說出口,並被廣泛宣傳後,現在想要改都改不了!
然後就形成了如今這麼個局麵:台積電要用十六納米工藝,對陣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
別說真是性能對比如何,光是這名字對比,台積電那邊就落了下乘。
而作為大客戶的水果,甚至都建議他們下一代工藝別說什麼十四納米或者什麼十二納米了,直接一步到位來個十納米吧……人家智雲微電子可以這麼搞的,你們台積電也可以這麼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