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不對等的戰爭(1 / 2)

“打開城門,全軍出擊!”

見敵軍營地陷入混亂,李牧果斷的下達命令。

頃刻間,守軍有序的從城內殺出。在炮火掩護下,向叛軍營地發起進攻。

再好的防禦工事,都需要有人去守。

營寨大門依舊緊閉,守軍士兵卻逃命到了後方,直接將門戶拱手相讓。

為了避免誤傷自己人,此刻城牆上的火炮已經停止作業,取而代之的是步兵野戰火炮。

射程要近的多,但殺傷力卻絲毫不弱。

叛軍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試圖反擊,結果火炮齊射打亂了陣型。少數士兵衝到陣前,直接成了火銃手的靶子。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失敗後,叛軍的士氣大減。一個個隻想往後方跑,根本不願意留下死戰。

尤其是那些土司士兵,逃命最是積極。無論主帥怎麼下令,他們都不理會。

作為主帥的孔四六,此刻慌的不行。

大軍迅速潰敗,他要負主要責任。

敵軍遠程炮火打擊,毫無命中率可言。製造的恐慌,遠大於實際殺傷。

如果不是他在惶恐之中,帶頭往後營跑,大軍也不會崩潰的這麼快。

尤其是跑路時的後撤命令,看似是在為大軍保存元氣,實際上卻加劇了大軍的混亂。

各部紛紛逃命,把半個營地拱手相讓。

大軍全部窩在後營中,密集的人群,為敵人的炮火攻擊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命中率不變的情況下,殺傷力直接加倍。

“侯爺,軍心士氣已失,這場仗打不下去了。

下令撤軍吧!

等彙聚了其他兩路大軍之後,我們再集中兵力,同偽朝進行決戰!”

周師爺開口勸說道。

戰爭打的就是軍心士氣,一旦士氣崩了,再多的軍隊也隻能給敵人貢獻戰績。

內心深處,他對白蓮聖國的未來,充滿了擔憂。

忠孝侯在聖國中,已經算是有數的悍將。

不過那是在指揮幾千大軍的時候,麾下部隊增長之後,指揮能力不足的弊端就暴露出來。

從戰場上的實際情況來看,這是典型的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偏偏這話,他隻能憋在肚子裏。

存在問題的不光是主帥,他們這些幕僚們,一樣沒有料到局勢會這麼發展。

製定的作戰計劃,全是基於以往和官軍交戰的經驗。

萬萬沒有想到,今天撞到了鐵板上。

以往的經驗,成了大軍潰敗的主要因素。

“好!”

“傳令下去,填平後方的陷坑,大軍撤離!”

孔四六咬牙切齒的下令道。

常年的底層生活,讓他學會了向現實低頭。

不過心中還是充滿了不甘,這場仗敗的太冤枉。

如果不是敵軍運氣好,一發炮彈正好打到他的帥營,他也不會在慌亂之中做出錯誤決策。

倘若及時組織防禦,敵軍絕對沒有這麼容易攻破營寨。

至於敵人的火炮攻擊,大不了拿人命填。他就不信偽朝那麼腐敗,能夠給前線配備多少彈藥。

在此前的大戰中,官軍的火炮無一不是亂轟一陣,就喪失了攻擊能力。

不是因為火炮炸膛,就是彈藥耗盡了。

戰爭進行到現在,白蓮聖國也繳獲了不少火炮。可惜聖國的火藥生產能力有限,質量也存在著問題。

彈藥主要從隔壁的安南國進口,價格高昂不說,品質也非常拉胯,根本無力普及到全軍。

……

“傳令下去,降者不殺,朝廷優待俘虜!”

見大軍攻入叛軍營地,城牆上觀戰的李牧,急忙下令道。

大虞朝統計軍功,主要以首級為參照。在士兵眼中,叛軍士兵就是軍功和銀子。

如果讓他們自由發揮,那就見不到俘虜了。

除了少數頑固分子,剩下的都是上好勞動力。大虞朝不缺人,但李牧缺少免費勞動力。

廣西的士紳跌倒,他這個都指揮使吃飽。大量未登記造冊的無主之地,等待著他去接收。

反正這裏是罪犯流放地,在朝廷眼中一直都是窮鄉僻壤。駐軍多拿一些田地,也不會紮眼。

“李指揮使,叛軍都是這種貨色?”

一旁觀戰的賈博,滿臉疑惑的問道。

勝利來的太過突然,他都覺得不真實。

就好像叛軍是紙糊的,隻要一捅就破。

“賈大人,這是一場意外。

叛軍主帥應該缺乏指揮大兵團的經驗,在遭遇炮擊之後做出了錯誤決定,才引發了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