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理好的捷報發出後,休整一天的大軍,再次踏上了征途。
現在就是同時間賽跑。
叛軍戰敗的消息,正在不斷向外界擴散。
一旦收到潯州方麵軍潰敗的消息,南寧方向的叛軍,大概率會選擇跑路。
“李指揮使,這麼急行軍,將士們怕是受不了啊!”
賈博委婉的勸說道。
為了搶時間,這次出征是輕車簡從,僅僅隻攜帶了七天的幹糧。
一個上午的功夫,大軍就前進了三十裏。
下麵的士卒能否承受,賈博不清楚,反正他這個監軍被折騰的夠嗆。
沒有法子,遇上了急行軍,誰都別想特殊待遇。
哪怕是監軍,也隻能自己騎馬。
對武將來說,一個上午騎馬趕路三十裏,就和玩兒一樣。
可對一名養尊處優的文官來說,這已經是在挑戰極限。
更糟糕的是這種強度的趕路,不隻是一個上午,而是要持續好幾天。
官軍無力封鎖消息傳遞,想要截住叛軍,唯一的辦法就是行軍速度比他們快。
趕在他們返回南寧城之前,把他們殲滅在半路上。
如果能逼迫叛軍分兵逃竄,在後麵追殺潰兵,那就更好了。
“賈大人,你就放心吧!
如果這點兒苦都吃不了,那還是當什麼兵。
為了趕時間,我們可是連重型火炮都沒沒帶。
輕車簡從都做不到日行七十裏,有何資格稱是精兵?”
李牧故作不屑的說道。
毫無疑問,這樣的行軍安排,他就是故意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南寧方向的叛軍,現在已經收到了潯州方麵潰敗的消息。
兩軍的距離足有一百多裏,純粹靠步兵趕路去追,黃花菜都涼了。
真正負責截住叛軍的是騎兵。
隻要被騎兵咬住了,敵人就沒法輕易撤離。
步兵的任務是過去殲滅敵軍。
選擇日行七十裏,除了戰爭需要外,也是在向監軍訴苦。
很多事情,沒有親身體會,光看紙麵上的數據很難體會到士卒們的苦。
帶著監軍走上一回,比叫苦一千次都有用。
“李指揮使,真是練兵有方!”
賈博硬著頭皮誇讚道。
作為文人,他是要麵子的。
士卒們兩條腿在地上走,都沒有叫苦叫累,他這個騎馬的監軍喊累,那也太丟臉了。
傳了出去,有損清名。
內心深處,對精兵的衡量指標,在能打的基礎上,他又增加了一條:可以日行七十裏。
事實上,急行軍日行七十裏,並不是封建王朝步兵的極限。
曆史上甚至出現過日行百裏的部隊,但那是臨時爆發,無法持續下去。
連續行軍能夠保持六十裏的速度,就算得上是精銳。
要訓練出這樣的部隊,士卒們的營養必須要跟上,日常的訓練強度也不會低。
不能指望一支吃糠咽菜的部隊,成為精銳之師。
毫無疑問,大虞朝九成五以上的部隊,都無法滿足其中任何一條。
“哈哈……
這是募兵的標準,衛所部隊肯定做不到。
一般的部隊,能夠日行五十裏,都算是訓練有素。”
為了不坑害同僚,李牧又跟著補充了一句。
萬一這位監軍未來青雲直上督師一方,按照揚州營和淮安營的標準去衡量地方武裝,那就非常要命了。
要知道為了保持七十裏的速度,這次他連新編的衛所部隊都沒帶。
別看他麾下的幾個衛,士兵們入伍大都隻有幾個月,真實水平也超過九成五的衛所兵。
不光訓練強度向主力看齊,士卒們的日常夥食,也是嚴格按照朝廷規定的標準執行。
外界眼中的士兵夥食差,那純粹是吏治敗壞導致的。
大虞能夠靠武力奪取天下,就不可能讓士兵餓肚子。
至少開國初年的時候,士兵們的生活水平,遠高於平民。
官方標準:士兵主食每人每天供應糙米25斤,外加三分銀子的副食費。
雖然朝廷實發的沒這麼多,但到了李牧這裏,還是按照標準進行采購。
差額的部分,多報點兒戰損,多索要一些撫恤金就回來了。
戰利品同樣是一個不錯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