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周末兩天搬家,忙忙碌碌沒顧上更新~今天終於弄好了)
許是顧若真心實意地求問於書,一片誠心感人,又或者是那些書本裏記錄的東西搭配上空間裏出產的藥材,功效實在太好,總之,顧若翻了兩本書,就找到了治療瘟疫的藥方。
那藥方也簡單之極,以竹葉,半夏,石膏,人參,甘草等製成,除了石膏空間之內並無產出之外,其他顧若按圖索驥,倒是都找得到。隻是一般中醫用藥,總要對藥材做一些處理,或曬幹或炒製,可顧若得自空間茅屋中的醫書上卻說,隻需要將這些東西收集起來,趁著新鮮切成碎末,泡入水中,即可治療疫病。
怎麼看,都覺得過於簡單了些。
疫病隻是流行病的一種通稱,具體起來,其中可是有著千差萬別的。光流感就有無數分支,而且還有流行性出血熱,猩紅熱,鼠疫,天花。說起來,隻要是有強大的傳染力,造成大麵積人生病,都可以稱之為疫病。
常言道,要對症下藥,可偏偏那書上隻給了這麼一個方子出來,還特意在後麵注明:以不變應萬變。
顧若自從得到了這空間,還一直都是讀醫書,認草藥,還從未開過方子治過病。顧若不禁有些手癢,心中也不免忐忑,對真實性大是懷疑。
轉念一想,那將軍將自己軟禁在此,半月才能出門一次去那家茶館,她不能出門,就算是配出藥來,也不一定有用得到的時候,左右無事,不如配著就當玩樂好了,反正空間中藥材經過她一段時間整理,最近長勢很好,用不掉也是放著。
想到就做,顧若已經手癢很久了,她借口讓常嫂幫她采購中藥,開出長長一個單子,常嫂疑惑地接過單子去找常平,兩人又去問了藥店的大夫,確認這單子裏都是一些在普通不過的藥草,才放心地給顧若送進去。
將軍有令,隻要顧若不跑,有什麼要求都要盡量滿足她。
其實,顧若弄那些藥材來,一方麵是為了遮掩她空間中那些藥材的來曆,另一方麵,她也想試試,用同樣的藥方,普通的藥材和空間中的藥材效果到底差多遠。
拿到藥材之後顧若就忙乎起來,切碎,研磨,搗爛,不一樣的材質需要不一樣的方法才能由整體變成粉末。全部藥材都變成粉末隻有,又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顧若發覺自己真的是喜歡上這東西了,就算弄得滿屋子藥草味道,到處都是藥末灰塵,她也不在乎,廢寢忘食地這麼折騰著,樂在其中,暫時忘記了現實中的麻煩事。
混雜在一起之後,顧若又開始琢磨,若是就這麼用開水煮了吃,必然藥粉會和水混在一起,喝一口就覺得滿口都是渣子,味道很差。雖然她已經盡力將藥材碾碎,但畢竟手段有限,又全部都是手工加工,比不上現代化的機械加工出來的效果。
想來想去,顧若想到了袋泡茶,這個時代沒有無紡布,顧若就用了薄麻布來代替,陣腳細細地走,小心翼翼地縫了比袋泡茶大兩三倍的藥包出來,再將藥粉放入其中,果然,這樣放在水中煮,藥粉不會和水混在一起,但是藥液卻能熬出來。
藥材是弄好了,至於效果如何,那隻有事實才能證明。
顧若自己身體健康,常平常嫂也健康地很,就算吃一大鍋藥,也看不出那藥粉到底有用沒用。可是顧若又不能外出,想了好多天,都找不到機會出門去實驗她新製成的藥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