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趙衛程(1 / 2)

李之戎將如今的情形解說與黛玉知道,黛玉臉上頓時一片煞白,好半天,才道:“若果真如此,那也是命。惠姐姐去得,望仙姐姐去得,玉兒也去得。”

李之戎聞言,腹內酸楚,道:“我不希望如此,今年一定要給你定下人家!”

李之戎是想盡快給黛玉定下人家,無奈有穆子延珠玉在前,他看誰都覺得不如穆子延,又不肯將就,哪裏能有更好的人選。且他沒有夫人,也沒個人為黛玉打聽,黛玉還在守孝,也不大往外走,聲名不顯的好人家也不會主動打聽她——李鳳清倒是托皇後一起照看著,然而皇後能知道的人家,十家有九家是衝著真公主來的,根本不樂意娶一個並非皇室血脈的罪臣養女。再著急也沒有女方倒貼男方的道理,更沒有隨意湊合敷衍的道理,所以黛玉的事就這樣耽擱下來了。李之戎急火攻心,黛玉卻是不慌不忙沒事人一樣,還約了望仙郡主、程少語等人去落梅庵上香許願,見李之戎著急,她還能反過來安慰養父,說就算是命中注定如此,最壞不過和親,嫁到哪兒嫁給誰都一樣,日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雲雲,李之戎也無可奈何。

二月廿七下午,李之戎進宮與李鳳清交代最近的一些新發現,李鳳清順勢請李之戎留下,和剛到京城的幾位小將見一見。李之戎因為黛玉的說法,對這些小將也產生了一些興趣,順勢應允了。

李鳳清召回程、趙、衛三家及附屬一些小家族的青年才俊入朝,不外乎就是摸個底,確保他們值得他給優待,值得托付重任,然後測一測忠心,看看人品等等,說白了就是一場另類的殿試,通過的人繼續去邊關為國家人民拚死拚活在烽火血淚中掙得榮譽,不能通過的人從此前途渺茫注定成為棄子。

想來真有那不怎麼樣的,那家人也不敢放他應詔前來了。

除了早年就在京中安家的幾位如趙破桓、趙破奴等,剩下在邊關長大、身有軍職的少年是四人,其中年紀最大的是衛家的衛樂山,今年十七,年紀最小的還是衛家的,衛樂山的堂弟衛樂水,衛家是李鳳清的母族,雖然北大營的衛家是分支,但是分、嫡兩支關係並不壞,李鳳清也樂得給麵子,先問過衛樂水習慣不習慣在京城的生活,喜歡不喜歡這裏,十二歲的衛樂水豁出一口大白牙:“喜歡!就是沒有跑馬場!街上的男人也太白,沒有男子氣概——哥你拽我幹啥!”

正在猛勁兒拽他的衛樂山急得滿頭汗,李鳳清和李之戎看著挺可愛,這位簡直就是幼年版的李幼虎啊!

李鳳清道:“樂山,別太管著你弟弟,朕就喜歡這樣的,都養得個木頭人似的有什麼用?”

樂水朝他哥沒心沒肺地大笑,樂山誠惶誠恐地請罪,李之戎道:“主上,您嚇著這孩子了。”

李鳳清歪歪嘴,道:“我哪嚇著他,他膽子不夠大也怨我?”

衛樂山道:“陛下威嚴過人,末將膽氣不足,讓陛下失望了。”

李鳳清喜歡張揚自我的人,更喜歡謹慎小心的人,衛樂山看著笨,說話倒中聽,還是他母族的孩子,又有才華,李鳳清待見還來不及,怎麼舍得怪他,是以隨口戲弄他兩句便叫起來,接著就去看程家的書生程識敏。

程家祖輩是草根,追隨太祖打天下,急流勇退隱退田園一代後被第三代帝王重新提拔,鎮守邊關數十年,家裏上至老太君,下至重孫媳婦,個個能舞刀弄槍,程識敏是唯一一個例外。程識敏這一年赴會試,故此次他雖不在應詔之列,仍然隨兄弟們一同來到京城。

本來這次聯姻也沒他什麼事,李鳳清原打算嫁望仙郡主去東北大營的,未想到程家還有此驚喜。早在程識敏剛到京城時,李鳳清就詔他進宮來,先看看人才,不錯,玉樹臨風,又考校了學識,不錯,放在京裏也是一等一的才俊。望仙郡主嫁給有望留在中原的人,總比嫁給守將好吧。這件事就這樣定了,燕王妃因為女兒將嫁給武將莽夫去東北大營陪了一海的眼淚,未想到峰回路轉,還有這樣的轉機,對程家出身草莽、全家武夫、駐守邊關、難以往來的那點不滿早就拋開了。王貴太妃年初那病就是為孫女的婚事憂心憂出來的心病,知道程家還有這麼一才俊,孫女不必外嫁後,心事解開,這才逐漸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