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百家士子(1 / 2)

焦遠也是頗感意外,忽然對眼前的父親肅然起敬起來。

“爹,不是有了士子之位,才可修其他學派嗎?您放心,屆時,我要重振樂家!要天下人恭請咱們樂家,回到《百家簡》上!使萬千弟子,都來朝拜咱們的神農山,伯牙峰!”

焦母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好半天才道:“遠兒…你說,你是說你以後還要去考士子?”

讓樂家重回《百家簡》,焦劉氏從嫁過來就聽焦振聲和公公念叨了半輩子,她隻當兒子此時跟丈夫和公公一樣,憑一股熱血念叨念叨而已,卻轉而把注意力放在了考士子上,就這便已經驚得不輕。

畢竟這一點還不算是重振樂家那樣的飄渺不實,是自己在生活中能接觸得到的。

“對的!娘!”

焦遠再次肯定。

對於焦母來說,這根本不可想象,一個私塾都沒進過,字都不識得幾個的人,學子都考不上,還敢說成為士子?

焦振聲卻是猛地又想起了十多年前那晚上的異象。

他將焦遠出生那晚的異象藏在心裏十餘年,雖然不明白焦遠究竟是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可聽到剛才焦遠描述的場景,也不禁憧憬,燃起了希望,轉頭望向屋外遠處的大山。

焦母麵露擔憂:“兒啊,那才位哪是說考就能考的?何況你……都沒讀過書。”

“沒事,娘,您相信我!”焦遠自信的笑著幫母親拭去眼淚。

焦劉氏忍住不再哭泣,勉強點頭笑了笑。

忽然,焦振聲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好!不愧是我的兒子!考就考!考學子考士子,完了咱還要去那個什麼什麼,學宮爭鳴呢!老婆娘,去把咱家所有的錢都取出來!”

說罷,拉著焦遠走到屋外,望向遠處:“世世代代,我樂家焦氏,以及其他樂家後人,也有無數人去考過才位,當然,都沒考上。眼下局勢不同,儒家有稱尊的趨勢,你得去問問宋元坤那小子,現在縣試都考些什麼?”

“爹,宋元坤從小便立誌要至少做個遊學士子,對於縣試興奮得很,常與我談起,聽說現在縣試要考‘學識’和‘才華’兩樣。”

“考‘學識’是正常,可‘才華’也這麼早就開始列為考校項目了?都是些剛出私塾的毛頭小娃娃,能將所謂的聖人言背熟就不錯了,哪有什麼‘才華’!”

焦遠默默點頭,記得宋元坤確實說過,所有學童對“才華”考校最為苦惱,隻有少數天才,能在考校時顯現才華。

焦振聲沉思一陣,點頭道:“你常與那幫學童廝混,又和宋元坤一起長大,多少能記下些聖人言,至於這才華嘛,你就壯著膽子,念個咱們庶民階層流傳的順口溜打油詩什麼的吧!雖說演奏樂曲才算我樂家才華的體現,不過…咱家窮,沒樂器!焦成的五弦琴肯定不會借給咱們。”

焦遠哭笑不得,老爹還真是灑脫,一旦決心下定,不管有用沒用,有什麼上什麼。

這時,焦母從屋裏出來,手裏多了個小小的麻布包裹,攤開了,竟是一些碎銀。

“都在這裏了,省吃儉用十幾年,這可是真留給遠兒娶親的錢…大概有個十兩八兩的。”

焦劉氏說著,哀怨的看著丈夫,這筆錢可太重要了,要是老焦拿去幹別的,自己是死活也不幹的,再窮也不能讓兒子打光棍。

焦遠想起,這時候的物價倒是和地球古時候某些朝代差不多,幾個銅錢便可換一鬥大米。

焦振聲看也不看,一把抓起塞到焦遠手裏。

“去,叫上宋家小子,陪你去一趟縣城。聽說有些文房四寶、或者其他器物,或者藥草丹丸,可對學識和才華有幫助,具體我也不懂,你就去挑著買上幾件,不全花光不許回來!”

焦遠捧著碎銀,聽著父親難得如此豪氣一回,前一刻想笑,可馬上眼淚又奪眶而出,不想被父母瞧見,扭頭便走。

“爹,娘,我去了。”

明日縣試,各鄉各村的私塾放假,給學生們放鬆一天,做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