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是洪荒之年,盤古才開天辟地,留其身經脈化為土地,其中近心肺之經脈藏於留嘉山.靈脈昌盛,萬物易生靈性。
匆匆已是三紀元,仙妖初分界限,修仙者理人界諸事,仙界規矩森嚴,等級分明。修妖者身無枷鎖,獨身善修。一時間,萬物有靈性者紛紛修妖,以求身無旁物,專心修習。
仙界立四大能者總理爭端,以方位而立,東西南北四主,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相護。
佛界居於九天之邊,不理世事。
又是一萬年,天界順序祥和。
又起修魔之派,自成一屆,以能高者居王。
此時還是上古時期,萬物已脫離混沌,其間草木成長期極長。留嘉山東麵臨近懸崖處有白楊生長,風骨極佳。樹下僅有一株苜樎草與其相依。每當烈日照來,那白楊似乎也微微挺立些,似要為身下小草遮些毒日。
又不知過了多少年,白楊已修妖塑人身,自稱修木。但苜樎卻一直未得靈識,修木開始還關切,日子久了也漸漸淡了些期望,隻覺著苜樎草大抵是沒福分得靈開智了。
本是尋常的一百年的一天,修木突然感覺本體一顫,知道與他根根相依的苜樎始得靈識,不禁心中百感交集。
苜樎生靈之時天空已積了層層的雲,一點光亮都看不到,雲邊模糊,如同潑墨。修木看到苜樎草中的靈體,一張圓潤靈淨的小臉,並不很好看,卻天生帶著些慵懶的神采,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像隔了層水霧,迷迷蒙蒙的望他,他不覺就壓低了聲音。
"你喚我修木,我喚你墨染,可好?"
墨染初生,哪裏懂得什麼,隻是覺著修木親近,依依呀呀的叫罷了。
修木望之撫額,“怪我心急,你這樣小,哪裏知道名字是何。”語氣裏卻頗有喜不自勝的味道,其實這也是易知的。修木塑人身多年,世間如今有很是平靜。除了入世遊曆多居住在留嘉山北,畢竟是生養之地,在此修煉自然是事半功倍。留嘉山地闊,又是盤古福地,大多小有所成者,也是各自為政,心思難測。修木這樣心智極高的,一般的修煉者也看不上眼。而與他相依的苜樎修得靈識,自然是親近得多,又與別個不同了。
未等修木笑容褪去,九天之上天雷炸響,滾滾而來。這時上古天氣少變,即是有變化也甚微。這樣的吉兆必是有天賜能者降生,又見十二鳳向東天界飛去,修木大抵猜到怕是東天後產子,卻也來不及細想,這樣的雷雨,對一般草木還是降福,但對初生靈識的墨染卻是大難,一不小心,靈識具毀。修木皺眉,趕緊凝神相護。
這場雨足足下了六十四日,待雨剛停,東天帝損其千年修行,降下靈詔------吾今日喜得靈兒,此子天賜能者,得十二鳳相迎,名喚暮得,賜白及神君號。世間眾人無一不側目,天之驕子,如此而已。
經這六十四日大雨,即使修木全力相護,墨染未傷及根本,但無奈靈識初凝,還是受傷不輕。看著墨染拖拉著有氣無力的葉子,哀哀叫喚,修木心疼不已,暗歎這修妖塑形之日,又要推辭幾百年了。
第一個一千年,修木為墨染擋著陽光,教她斂神修煉,她蔥蔥蘢蘢的成長。滿世界不過是一個修木而已,自她有靈識起,白楊樹下就隻有她,她還未修妖,修木已塑得人身,天藍,草綠,感受微風,隻要舒展根莖就能感受雨露。她甚至覺得和所有留嘉山無靈識的草木一樣,時光靜好,歲月無憂,不同無非是,她有修木。她與所有有靈識而未塑形的草木亦有一點不同,她有名字,名喚墨染,得自修木。
第二個一千年,墨染已能借著修木的修為化形,卻隻能化成一歲幼童,且離不得修木身邊。修木便在山崖外隱秘處設了迷障。中間采了未得靈識的竹子建了三層的閣樓。此時墨染已深得教化,淚眼婆娑的為這竹子哭泣哀歎半響,就歡歡喜喜的邁著小短腿住進了自己的閨閣。
修木哀歎,教導不嚴也。
第三個一千年,墨染看了修木三樓裏存放的書籍,頗有好學精神的問修木"我是否該喚你為師?"
"我不收徒"
"我出生便見著你,難道該喚父親?"
修木無視之,墨染驚恐萬分,連連後退"莫不是·········該喚母親。"
修木麵無表情,飄然而去。隻餘下桌上三個大字,三日歸。
墨染無聊之,進三樓藏書閣。卻見前日還能暢通無阻的藏書閣,今日卻被設了迷障,北風那個涼啊。修木的玩笑,果然是開不得的。
第四個一千年······
第五個一千年,修木帶她入世·········入世,遊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