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投靠明軍(1 / 1)

努爾哈赤踏入了熙熙攘攘的邊市。

這裏人頭攢動,喧鬧聲此起彼伏。

放眼望去,人群中蒙古人和女真人占了大多數,他們牽著高大威猛的駿馬,在高聲叫賣著,好不熱鬧。

而漢人的攤位則擺滿了精美的絲綢、光潔如玉的瓷器以及香氣撲鼻的茶葉等等,琳琅滿目。

然而,像努爾哈赤這般售賣人參的商販卻並不多見。

畢竟此時並非人參盛產的時節,但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他所帶來的為數不多的人參沒過多久便被搶購一空。

盡管如此,換來的銀兩也僅僅隻夠他勉強維持半個月的生計而已。

努爾哈赤深知,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等待他的無疑將是窮途末路。

此刻,擺在他眼前的道路僅有兩條:要麼返回故鄉與那刻薄的繼母展開激烈的爭鬥,重新奪回本應屬於自己的那份家業;要麼投身於明軍麾下,借此謀求一線生機。

麵對這艱難的抉擇,努爾哈赤陷入了深深的猶豫之中,遲遲無法決定究竟應該何去何從。

唉,罷了罷了,還是回去吧!可一想到父親總是偏袒著繼母那邊,那財產指定是沒指望能爭到手了,搞不好連這條小命都會給搭進去;

若是去投靠明軍呢?那豈不成了滿奸,這可不是我心甘情願做的事情呀。

但是,總不能就這麼一直靠挖人參過活吧!

思來想去,權衡再三之後,他終究還是咬咬牙下定決心要去投靠明軍了。

一來嘛,可以先保住自己這條小命,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二來呢,還能夠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特別是博大精深的漢文化和明朝先進的軍隊管理製度;三來則可以借此機會好好地錘煉一下自身的作戰能力。

其實說白了,最重要的還是得先活下去。

就這樣,努爾哈赤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最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前去投靠明軍。

不過呢,這件事在不同的史書中記載卻大相徑庭。

在清朝他們自家編撰的史書裏麵,自然是絕口不提努爾哈赤曾經有過去當滿奸這段不光彩的經曆;而明朝人撰寫的史書當中,則描述成努爾哈赤是被俘虜後,才被迫充當了明軍將領的仆役。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那便是努爾哈赤主動自覺地去投靠了明軍。

無論是哪一種流傳下來的說法,努爾哈赤曾經在明朝軍隊中效力過這件事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而當時明朝軍隊招募女真人入伍的原因,其中一方麵是因為女真人向來以勇猛善戰著稱,他們在戰場上勇往直前、悍不畏死,具有強大的戰鬥力;另一方麵則是由於女真人對自身所在的女真部落所處地區的地理環境極為熟悉,這種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得他們在軍事行動中能夠發揮出重要作用。

努爾哈赤身處明軍之中時,表現得異常英勇無畏,多次衝鋒陷陣,立下赫赫戰功。同時,他利用這段時間勤奮學習了大量的漢文化知識,甚至能夠讀懂像《三國演義》以及《孫子兵法》這樣深奧的經典著作。

正因為如此出色的表現,努爾哈赤引起了一個關鍵人物的關注。

這個至關重要的人物並非旁人,而是時任遼東總兵的李成梁。

正所謂“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依靠自身堅持不懈地拚搏努力外,往往還需要有貴人相助。

而努爾哈赤恰好幸運地碰到了屬於他生命中的這位貴人。

然而,一個人能夠有幸獲得貴人的青睞,絕非僅僅隻是憑借其過人的運氣那麼簡單,更為關鍵的因素在於,你對於那位貴人而言究竟具備多大的價值。

越是具有價值的人,便越有可能吸引到貴人的目光;相反,那些毫無價值可言的人,別說遇見貴人,就算是遇了上帝,也關他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