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容貌自然是萬中無一的,不說不動的時候就像沉靜美好的畫中仙子,一說一動又像畫中仙子踩著雲彩走入凡塵,喜歡上她實在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黛玉雖生得有些柔弱,但骨子裏卻是個明白人。長公主但有詢問她都應答妥帖,同幾位姑娘說話時也不亢不卑舉止有度,雖然略顯沉默了些,大體上還說得過去。
長公主也暗暗點頭:林黛玉雖自小養在賈府,到底還算保全了林家千金該有的體麵,可見是個值得調/教的。賈府的幾個姑娘她都見過,三句半就能看出品格優劣來。
賈元春年紀輕輕就心機深沉,跟她說話,一呼一吸間都透著一股子算計,實在讓人倒胃口。賈迎春又是個木頭疙瘩,整日都渾渾噩噩的,小孩子家家一點機靈氣兒都沒有。賈探春就更絕了,冷眼瞧著像個明白人,可往往就是這種明白人才總做些讓人不明白的事兒。倒是賈惜春,因見時年紀太小,暫且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長公主一番試探後,對黛玉的品行表示滿意,遂對幾位庶出的姑娘擺擺手,“今日家中有事,你們姐妹各自散了吧。”又轉頭對黛玉說,“林姑娘陪我一起用早膳吧。”
等眾人都走淨了,長公主才牽著黛玉的手進了內堂,吩咐人傳膳。“影哥兒一大早就忙活你父親下葬的事去了,你本是閨閣嬌客,終究不好拋頭露麵親自操持,待他回來在於你細說。”長公主拍拍黛玉的手,安撫道:“知道姑娘沒什麼胃口,隻是逝者已矣,活著的人終究還得活下去,我已命廚房備下幾道清淡開胃的揚州小菜,姑娘多少吃些保重身子。”
黛玉心中一澀。長公主不愧是林族長的母親,母子兩個都是四角俱全八麵玲瓏的人物。幾句話就說得人心中無比熨帖,即便是故意施恩也做得真情真意,讓受益者除了感恩戴德再也生不出半點兒不滿。
族長大人重信守諾言出必行,長公主也是雍容大氣細心周到,自己才剛入府,衣食住行已經準備妥當,竟無一處不妥帖,就連屋中擺設都是精心備好的。黛玉不由想起自己初到賈府時,那時她母喪剛過,賈府中滿眼穿紅戴綠言笑晏晏的眾人,刺了她的眼,也刺了她的心。
黛玉本是敏感多思的性子,隻是有些話適合存在心裏,本就不必說出來。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林疏影禮賢下士極善用人,他有權有錢,手下聚集的能人也多,隻用了一個時辰,便將林如海下葬事宜安排妥當。隻是從族中出來後,林疏影卻沒急著回家,而是領著四個隨從騎馬向郊外去了。
姑蘇不愧是聞名遐邇的風景勝地,一出城便見滿眼的碧翠清新撲麵而來,林疏影放慢馬速開始欣賞起周圍景色來。他在揚州林府一住就是七八天,離家日久,除了想念師傅,竟連這裏的一草一木都不能忘懷。
說起林疏影的師傅,還頗有些傳奇色彩。
都說三歲看到老,林疏影三歲的時候還是個被親爹厭惡的野孩子,雖然生母血統高貴沒人敢苛待他,可不受親爹喜歡的孩子,難免要被其它孩子欺負。
當時,朝中局勢並不穩定,內憂外患擠兌的太上皇心力交瘁。娉婷大長公主雖然輩份高一層,但從小就跟太太上皇一起長大,情分自然非比尋常。為了幫太上皇穩定朝中局勢,長公主依毅然下嫁給當時少年掌兵的封疆大吏林清朗。
林清朗原本有個青梅竹馬的表妹,兩人從小定親,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林清朗為了向太太上皇投誠,不得不留下作為眼線的長公主,當然說長公主是林家扣下的人質也可以。無論目的是什麼,公主下嫁必為正妻,林清朗隻能飲恨讓心愛的表妹成了妾,因此林氏全家都不大歡迎長公主。
長公主雖然說自己不喜歡賈元春,但不可否認的是,年輕時的長公主和賈元春亦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說善於權謀,隻有權利和地位才能讓她們安心……
長公主在林府過得很不好,從嫁進來之後就一直在守活寡,丈夫連一個指甲都沒碰過她。平時的衣食住行還比不上府內的姬妾,更是被林清朗的表妹踩在頭上,耀武揚威欺負了二十幾年,可她竟硬生生忍了下來,直到整個林府都把她當做透明人的時候,她終於出手了!
不是對別人出手,而是對自己……
厲害的女人對別人心狠,聰明的女人對自己心狠,聰明又厲害的女人對自己和別人都心狠!長公主自導自演,在林清朗四十大壽的喜宴上,為自己安排了一桌毒宴,並在眾目睽睽之下慢條斯理的吃了下去……直到中毒吐血倒地,整個過程就像吃了普通的一頓飯,這是何等心機!
此事一出,朝堂嘩然,天子震怒!
在長公主的安排下,她自然[險象環生]被人救了回來,但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可不是那麼容易平息的。其實過了這麼多年,太上皇早已穩定了局勢,林家也高官厚祿享受了許多年,算是雙贏的局麵,可冷不丁出了公主遇刺的事兒,卻好像打破了平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