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作文一本通 第五單元 敘事篇(2 / 3)

羅丹的雕像是要表現巴爾紮克的精神、氣質,現在那雙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們看了雕像,隻欣賞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內容。所以,羅丹砍掉了雕像的雙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現的意義。

雕塑是這樣,寫作文也是這樣,隻有圍繞中心安排詳寫和略寫,敘事的重點才能突出。

在記敘的過程中,怎樣妥當地安排詳寫和略寫呢?

1.事情的發生和結果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要詳寫。事情的發生階段,往往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結果部分,往往是寫出事情的結局或點明事情的中心。它們在整個事情中,或者說在整篇文章中,僅僅是枝節部分,所以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是整個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體部分,它往往具體體現中心思想,因而要詳寫。

2.有點有麵地敘事,“麵”要略寫,“點”要詳寫。有點有麵地敘事,“麵”上的內容往往是渲染氣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點”上的內容往往是文章的重點。直接體現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詳寫。這裏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文章中,重點突出詳寫的部分時,不能忽視略寫的部分。略寫雖是寥寥幾筆,但運用得好,可以對文章重點的突出、主題的表現,起到“綠葉映襯紅花”的作用。

所敘事情可怎樣分類?

按照事情特點不同,敘事作文所敘事情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A)成長足跡

如第一次……;學習某種本領;增長見識;提高思想;興趣愛好;童年趣事;得意、驚險、惹禍的事;成功、失敗、勇敢、膽小、誠實、撒謊、傷心、快樂……的真切體驗。

(B)家庭影院

如家裏發生的趣事;家庭的娛樂活動;家庭小風波、小煩惱;家務勞動;家中節日、假日、生日的事;家人戶外活動……(C)校園風雲

如班級中發生的事;生動的課堂;體育健身活動;比賽活動;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事;競選故事;學科活動、班隊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班級勞動;野炊、夏令營;“六一”節、教師節、元旦故事、家長會等。

(D)社會聚集

如家鄉新鮮事;街頭見聞;社會中不良現象;不文明事、不環保事、陋習怪事;社會新風尚……三、優秀作文範例

我懂得了寬容

吳丹婷

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的確,中國也有句俗語: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這兩句話都告訴我們要以寬容的心去待人處事。

平時,我總是為了一點兒瑣碎的小事向親人使性子,與朋友們斤斤計較,跟同學們動不動就冷眼相待、怒目而視。記得有一次,同學去交作業不小心碰到一下做作業的我,本子上頓時出現了黑黑的一道,我氣惱極了,立馬也在同學本子劃了長長的一道。就這樣,我倆吵了起來,事後好久誰也不理誰了。

不希望別人苛求你,你就先別去苛求別人;希望可以得到他人的理解,你就先學著去理解他人,這樣,再棘手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那次美術課,我忘了帶宣紙,隻得向同桌借。誰知同桌看了我一眼,並沒有借我。還是後桌實在看不過去,主動地借給我一張。後來又一次,我的同桌忘帶了墨汁和硯台,她不好意思開口向我借,隻是坐在那兒,我見了。連忙主動把硯台移動過去,與她合用,她又驚又疑。事後,後桌的同學說:“上次她那麼小氣,不借給你,你倒好,還借給她。”我坦然一笑:“或許那次她帶得不夠,萬一畫壞了,還需一張呢?”

經過這一次,我與同桌倒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了,無話不談,相扶相幫。我想,這都歸功於一個詞——寬容。

點評:

寬容,是一種美德,人人都知道這句話,但要真正懂得這句話,卻要有親身的體會,小作者正是通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兩件事,自己小心眼對別人,別人卻寬容對自己。通過對比,更加突出寬容的美麗。正如作者引用雨果所言:“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第一次“見鬼”

餘荷

我天生膽小,幹事總是很保守。要問我最怕什麼,那當然是最黑暗的地方。大人們講“鬼”常常出現在黑暗的地方,雖然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但對於我來說,“鬼”太可怕了。怕黑的地方,其實就是怕“鬼”。

一天晚上,我正在寫作業。突然,爸爸叫我去超市裏買幾盒牙膏,我一聽,心裏想:怎麼辦?去超市可遠著呢!再說路上又沒有路燈,不把我嚇壞了才怪呢!但是,我又不想被爸爸笑話,隻好硬著頭皮接過錢,走出了家門走在黑洞洞的街上,我的心直怦怦亂跳。不過,這會兒路上還有人,我的恐懼也輕了點兒。街上的路燈沒有亮,我便摸索著走。突然,我的腳下“啪”一聲,我的心跳開始加速,低頭一看,鬆了口氣,原來是踩在了水裏,真是虛驚一場。我繼續往前走著。

不知走了多久,我抬頭一看,“啊,到了超市。”我三步並作兩步跨上台階,走了進去。進了超市,我的心才放鬆了一下,但是看到外麵漆黑的夜,我又犯了愁:哎,要是能不走這條路該多好哇。我拿了幾盒牙膏,付了錢,便走了出去。

出了超市,我又開始了一段冒險。這會兒,街上沒人了。我硬著頭皮往前走。忽然,我感覺前麵有個東西正在緩緩向我逼近,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不會真遇到鬼了吧!我不敢往前麵看,於是我閉上了眼睛,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那東西已經到了我跟前,我鼓起勇氣,睜開眼睛一看,噓!是位中年阿姨,走路很輕。我又開始往前走,還要時不時地往後看一下:有沒有強盜盯上我,萬一我被綁架了,爸爸媽媽會著急的。我越想越害怕。突然,在黑暗中,一塊白花花的東西在空中飄著。“媽呀!有鬼!”我大叫一聲,撒腿就跑了,連頭也沒回。

一口氣跑回家後,我驚魂未定。爸爸見我這副樣子,問我怎麼了。我把看到的,全給爸爸說了一遍。爸爸不信,便拿上手電筒,拉著我去探個究竟。到了那兒,爸爸用手電筒一照,哈哈大笑起來:“傻孩子,你自己看看吧!”我定睛一看,自己也樂了,原來是白天被風吹到樹上的白色塑料袋被風一吹在飄呀飄。

從這以後,我再也不怕鬼了,因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鬼”。那些“鬼”都是人類自己嚇唬自己的。要相信科學,不要被封建迷信迷惑了頭腦,蒙蔽了雙眼。

點評:

世界上本來沒有鬼,但作者卻用“第一次見‘鬼’”為題,給人留下懸念,結果通過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要相信科學,不要被封建迷信迷惑了頭腦,蒙蔽了雙眼。

一個暴風雨的下午

夏天的一個下午,天氣悶熱,樹上的知了無力地叫著,路旁的野花野草都低下了頭,蔫蔫的。柏油馬路被灼熱的陽光炙烤得滾燙,遠處的山頂上一片烏黑。

一位賣蘋果的老漢擔著扁擔,挑著兩大筐裝得滿滿的蘋果,慢騰騰地走著。不時地發出幾句抱怨:“俺的天,這是啥天氣呀?就像要把人蒸熟了一樣!”還不時地用一條灰溜溜的毛巾擦擦額角的汗珠,再繼續趕路。他那黑瘦的臉上寫滿了疲憊。遠處山頂上的烏雲在悄悄地向這裏逼近。於是,老漢加快了腳步。

突然,“轟隆隆”一聲巨響,隨著幾陣大風,豆大的雨點就飄落了下來。越下越大。老人走得太快,被一塊石頭絆倒了,“啪”的一聲,摔在了地上,筐中的好幾個大蘋果也“砰、砰、砰”陸續掉了下來,摔在地上,爛了。無助的老漢傷心地哭了起來。

就在這時,一位農民急匆匆地騎著一輛破舊不堪的自行車趕過來。他看到老人,一下子跳下了車,扶老人起來。老漢惋惜地看著那幾個摔得稀爛的蘋果,說:“唉!這叫俺咋辦呢!咋偏偏掉下來幾個大的,這要賣多少錢啊!”農民聽了,連忙幫老人收拾好灑落的蘋果,看了看那些爛的,麻利地從上衣袋裏掏出幾張人民幣,說:“大爺,這些摔爛的蘋果就等於我買了,這錢你收著。”說完,將錢一把塞到老漢手裏,幫他擔起扁擔,等老漢站穩了,他飛速騎上自行車,走了。

老漢茫然地在雨中站著,像丟了什麼似的。許久,他回過神來,就去追農民,可是,在雨的世界裏,那位農民早已不知去向了……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