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分家,結局就是不歡而散,宋氏和小李氏心裏就期盼著梁思南和劉伊再一次腦抽,再鬧上一鬧。

可惜自此之後梁思南都沒什麼反應,似乎是當那天什麼都沒發生,宋氏和小李氏暗暗著急。

雖然宋氏和小李氏急著想分家,但兩人又怎麼肯背上這個惡名,於是小李氏就去找她的親姑母李氏“吹風”。宋氏娘家情況一般,家裏的兄嫂父母都不是可以商量的人,她隻有跟梁思敏吹枕頭風了。

李氏不願分家的主要原因是不想便宜梁思南,小李氏卻覺得到時候給梁思南少分一些就是了。

李氏還是覺得不妥,向來分家之後父母都是跟著長子過日子的,這不是讓李氏受窮嘛。

“娘,大哥大嫂在村裏的名聲您也是知道的,要是您跟著二哥二嫂過那不就兩全其美了嗎?”小李氏說道。

李氏在偏愛的就是三子梁思睿了,其次是孝順的梁思敏,對著敗家子梁大郎最是不喜,而小李氏恰好是抓住了這一點。

“您想啊,您跟著二哥二嫂過日子,相公跟我也會孝敬您的,這樣下來,相公考科舉的錢就方便積攢了。”大齊國三年一考,梁思敏明年的秋季就要考科舉了。

李氏還有個特點就是摳門,雖然大家都知道梁家是富農,但即使是小李氏都沒搞明白梁家到底有多富,那就當李氏為人低調吧。

“不差睿兒考科舉那點兒錢,你放心好了。可是……”李氏還在猶豫。

“娘,你還在猶豫什麼啊,你不覺得有銀子分大哥大嫂一半很憋屈嗎?他們對這個家有什麼功勞?”小李氏激動得很。

“淑珍,你別催,容我想想。”李氏揉揉太陽穴。

“娘,你一定得好好想想,機不可失啊。”

李氏在心裏是極為不信任梁思南和劉伊的,即使現在梁思南表現的很乖,但是以李氏對他的了解,梁思南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平靜的日子,那簡直就是暴風雨前的平靜。

所以,這個家早晚會被梁思南敗完,這不是李氏誇張。

梁思敏搞得很頭痛,一邊是親兄弟,一邊是妻兒,他跟他爹的想法一樣,這個家一旦分了必散無疑。

但是宋氏說的也有道理,大哥是個敗家子,難道以後讓妻兒跟著他喝西北風嗎?

劉伊和梁思南就簡單多了,他們還是該幹嘛幹嘛。

這兩天恰好是收麥子的時候,梁思南自告奮勇地去地裏收麥子。

梁家請了兩個短工割麥,所以劉伊和宋氏要多做兩個壯漢的飯,並且負責給他們送飯。

劉伊到了地裏時就看到其他人都在地裏幹活,而梁思南就在樹下休息。

把飯遞給公公他們,劉伊就拿了兩張餅和一壺水遞給梁思南,“相公,這比起你以前怎麼樣啊?”

“簡直……哎呀,我先喝口水。”梁思南苦哈哈地說:“我原以為也就那麼回事,誰知道……唉,你看我的手血泡都磨出來了。”梁思南更加堅定了要當回大夫的想法。

劉伊偷笑,“你就是享受的命啊。”

要是以前,別人要是說梁思南“享受的命”,梁思南肯定覺得那是諷刺,現在隻覺得那是事實,有些事看著簡單做起來又是十分困難的。

其實,梁思南要是堅定地想當一個農民,肯定最後也是能夠成功的,但是作為一個即將放飛理想的有誌青年他怎麼可能放棄他三十年的夢想。

下午梁思南就沒有再去了,公公看他那模樣也知道是個吃不了苦的,索性不去管他。

梁思南記得梁家是有一座小山的,於是他跟劉伊決定去小山上采一些藥材之類的東西。

不過,最後隻有梁思南一個人去了,誰讓劉伊還要跟宋氏一起做飯呢,劉伊還真的幹不出將所有的事情推給別人這種事。

一大早梁思南就走了,根據記憶中的路線走上了山,不過他不敢去深山,萬一有野豬之類的,他就有的受了。

等到晌午過後他才回來。

劉伊和宋氏已經送飯回來了,宋氏看到梁思南背了一背簍的東西驚訝極了,“大哥,你這是背的啥?”

“沒啥,就是一些野菜。”梁思南麵不改色地說道。

宋氏更加驚訝了,“你拔野菜做啥?家裏也不缺青菜啊。”

“唉,我不就是上次去鎮上有人在賣野菜就想著換點兒錢也好。”梁思南道。

宋氏知道梁思南幾乎是沒半個月就要去鎮上一趟,但是,鎮上的人啥時候這麼奇葩了,野菜這種東西也吃?再說了,梁思南的話可以相信嗎?他不敗家就是好事了,換銀子還是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