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自己的影像、留住美麗的景觀,幾乎可以說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人們曾用圖畫來描述花草蟲魚、山山水水,但是其必具的專業技能卻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後來,隨著黑白照片的出現,普通人也可以將世界的輪廓和形狀保存下來,但卻是一片沒有色彩的世界。彩色照片的誕生,終於圓了人類將世界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的夢想。當然,黑白照片在反映自然景物上畢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有一位端莊的女演員,服裝設計是:身穿藍色旗袍,外罩黃色毛線衫,圍一條白色紗巾,手捧一束紅色鮮花。應該說,形象是很美的。但是在黑白照片上,除了白紗巾外,旗袍、毛線衫、鮮花等都無法表現出它們原來的色彩。不言而喻,人們的美感必然會由於照片上色彩的“失真”而受到一定影響,於是就有彩色照片的產生。比起黑白照片來,彩色照片(包括彩色影片)在技術上雖然要複雜一些,但同樣是運用了“濾色”的原理。常用的彩色膠片有三層感光乳劑,每一層乳劑中都加進了“成色劑”(在顯影前是沒有顏色的),上層感受藍光,中層感受綠光和藍光,下層感受紅光和藍光。為了防止藍光對中層和下層的“幹擾”,所以在上層和中層之間還加上一層黃色濾色層“擋駕”。不妨以上麵那位女演員的拍照為例,藍旗袍反射的藍光隻對上層乳劑感光,黃色毛線衫反射的黃光對中層乳劑和下層乳劑都感光(因為黃光=紅光+綠光);紅色鮮花反射的紅光隻對下層乳劑感光;白色紗巾反射的白光對上、中、下三層乳劑都感光(因為白光=紅光+綠光+藍光)。但是,感光隻是在膠片上留下人眼看不見的“潛影”,當然更沒有顏色。在顯影過程中,“潛影”變成黑色的金屬銀影,同時顯影劑本身被氧化並和膠片中的成色劑結合,生成不溶性的染料。這是一種複雜的化學變化,結果是:上層留下黃色影像——旗袍和紗巾在這一層都被“染”成黃色;中層留下品紅色影像——毛線衫和紗巾在這一層都被“染”成品紅色;下層留下青色影像——鮮花、毛線衫和紗巾在這一層都被“染”成青色。然後經過漂白、“定影”等處理,把金屬銀和多餘的銀影除去,就得到一張彩色底片。當人們透過白光看這張底片時,藍旗袍隻在上層留下影像——黃色;黃毛線衫在中層和下層都留下影像——藍色(把綠光和紅光從白光中“濾掉”了);紅色鮮花隻在下層留下影像——青色;那條白紗巾在上、中、下三層都留下了影像——黑色(把紅光、綠光和藍光都從白光中“濾掉”了)。一句話,除了黑白顛倒外,和這位女演員服裝的原來色彩比較,底片上正好分別是它們的“補色”。
趣聞逸事
第一張彩色照片
在照相技術發明以前很久,人們就知道白色光是由3種單色光組成的。因此,許多人認為彩色照相技術很快就會解決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第一張彩色照片是1861年出現的,拍攝者名叫麥克斯韋。麥克斯韋有一條漂亮的蘇格蘭格子呢帶子,他根據“三原色”的原理,用3張底片分別對帶子拍了3張照片:第一次通過盛在玻璃容器中的藍色液體濾色;第二次是綠色;第三次是紅色。麥克斯韋用這3張底片製成了3種幻燈片,把它們同時投射到一幅屏幕上,於是奇跡出現了:由紅、綠、藍3種單色光共同產生的合成彩色像與原來的色彩相同。彩色照片成功了。以後,許多人對此進行了改進,有人發明了一種彩色照相機,它運用兩個互成45°角的反射鏡射入光束,第一個反射鏡射出紅光束,第二個反射鏡射出藍光束,綠光束則直接入射。這樣,一次曝光就可以拍攝3張分離的照相底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