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餐飲投資的前提條件與要素一、餐飲業投資規劃概述
投資餐飲事業,除了有賴於通過商圈評估分析與消費者輪廓分析,先行於既定的行銷定位上找出合適的開店地點之外,接下來便是詳盡的投資評估、計劃與分析,尋求經營點與經營麵兩者之間的平衡,而評估者也必須具備過人的遠見,能預測餐飲市場未來的走向與潛力。
投資必然伴隨著某種程度的風險,如何降低風險,穩操勝算,並非憑經營者一己之力就能勝任得了,因此,啟用專業傑出人才,定出縝密的投資計劃,抓住適當的設店時機,尋找合適的設店地點,投入合理的經營成本,方能獲取不錯的利潤,並能為顧客提供高滿意度的餐飲服務。
不同的餐飲形態,雖然在理念上大多趨於一致,但是在多重評估係統的環節裏,卻是差異甚大。如獨立餐飲與連鎖性餐飲的不同、中式與西式的不同、營業時間與服務對象的差異、消費形態與供應方式的差異等等,無論是哪一個項目,一旦在投資評估的架構上,與未來實際著手營運時差距太遠,都足以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麵影響。
經營餐飲,尤其是連鎖性餐飲事業,最好以經營者為首,成立一個投資分析的評估小組。小組成員應囊括店麵開發人員、法規分析人員、工程規劃人員、該區域主要營運人員、產能分析人員、采購人員等,就各自專業的領域,提出精辟深入的分析數據與建議,作為管理階層做投資決策時的依據。
成立評估小組非常重要,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避免誤差。當然管理者還是有必要以更開闊的視野與角度,在幾經衡量後,找出決策支持的背景因素,這才是評估分析以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的積極做法。
二、確定經營理念與方針
餐飲業的創辦者要擬定公司的經營理念,且要以能與全體合作夥伴(股東)們達成共識為前導。在邁向人性化、合理化經營的今天,確定經營理念與方針,才能在投資的同時,隨時檢測是否偏離了當初界定的模式。
餐飲的經營方針,始於菜單計劃、采購、驗收、儲存、運送,經過生產製作、預備、烹調,最終將優良的菜色以成功的促銷技巧和優越的服務方式傳遞給顧客。
優良的餐飲業必定會將經營理念、營業方針與投資方向相結合,為求永續經營,應於每個年度之始末,與員工們溝通公司的投資策略,使全體人員有認知與參與的被重視感,才能有利於未來策略的推動。
投資餐飲業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餐廳經營者在決策時一定要注意到這些問題。
(1)餐飲無風險。許多人認為,投資餐館,見效快,無風險,錢好掙,所以不管懂不懂餐飲,搞沒搞過餐飲,都盲目投資餐飲。事實上餐飲業並不好做,投資風險很大。一是餐飲業是一個綜合工程,飯菜質量、經營品種、服務、原料采購、環境裝修、地理位置的確定、財務的控製、廣告的宣傳策劃都十分複雜。準確定位,有效控製不容易。有一點做不好都可能造成損失。其二是飯店數量迅速增加,大小飯館、飯莊滿街都是,競爭十分激烈。過去中高檔酒店虧損,現在一些小飯店、小吃店也經常虧損,原因就是飯店多,顧客少,供大於求,再加上競爭,飯菜價格下浮,生意更不好做。
(2)裝修越高檔越好。目前一些餐飲店經營品種一般,價位也不高,但裝修過分豪華、氣派,結果往往使一部分消費者望而生畏,不敢進去,流失了許多消費者。裝修應該和飯店經營品種、檔次匹配,追求大方、舒適、寬敞、休閑,而不能一味追求豪華、富貴。
(3)離市中心越近越好。一些餐飲店老板開飯店以為離市中心越近越好,但事實證明,有些即使在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開飯店,也不一定取得好效益。因為餐飲經營除了與人流有關外,還與經營的品種、特色、質量、服務等因素有關,如果經營的品種無特色,服務管理都一般,即使開在市中心,也不一定有人去,而且一般情況下市中心的飯店、餐飲店又很多,顧客挑選餘地較大,競爭更加激烈。
(4)規模越大越好。近幾年一些餐飲界人士盲目追求規模效應,經營規模越來越大,從幾千平方米到上萬平方米,投資幾千萬元搞餐飲業,結果效果往往不理想。費用太高、成本難以控製,造成營業額不少,利潤不多,月底算賬,入不敷出。
(5)品種越多越好。許多飯店在經營品種上求大而全、多而廣,這不見得就能賺錢。經營的品種應該是少而精。做好一個菜係,幾個品種,甚至要精品化、專業化、專營化,不能企圖什麼都做,結果什麼也做不好。在餐飲對象上,也不能企求什麼人都到飯店來,而是針對某一個特定消費群體。
三、營業場所的選定
在業種與業態之間的抉擇,也可稱之為市場定位策略,包括了商圈調查研究與消費輪廓調查研究兩大方向,擬訂出餐廳在目標市場上的定位、特性、差異化,設定顧客年齡層、經濟與消費能力,並須強調欲傳達給消費者的信息。
在投入市場之初,必須先界定將要銷售的產品在眾多同級商品中的影響程度,消費者對此商品的反應及接受度如何,初步確定營業的方式,以及在店內用餐或是外帶、外送的比率如何等。
在國家法令方麵,也應考慮開設餐廳營業的合法性,如以第二商業區為優先考慮,可否申請或變更營業執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