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餐飲業的定義及特點
1.什麼是餐飲業
餐廳(Restaurant)一詞,按照法國百科大辭典的解釋,是使人恢複精神與氣力的意思。顧名思義,可以幫人恢複精神與精力的方法,不外乎與進食和休息有關,於是開始有人以Restaurant為名稱,在特定場所提供餐食、點心、飲料,使招來的客人得到充分休息而且能夠恢複精神,在這樣的一種方式下進行營業運作,便是西方餐飲文化的雛形。
餐飲業基本上應該涵蓋三個組成要素:一、必須要有餐食或飲料提供;二、有足夠令人放鬆精神的環境或氣氛;三、有固定場所,能滿足顧客差異性的需求與期望,並使經營者實現特定的經營目標與利潤。因此,餐飲業遂而發展出不同型態與風格的餐廳。其種類不勝枚舉,一般可歸納為兩種,即營業與非營業,而非營業性餐廳大都屬於福利性質的,主要是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期望而設,說餐飲業是種為迎合“大眾口味”的行業,一點也不為過!餐廳以消費內容大致可分為中餐、西餐、日本料理、速食餐廳及異國風味餐廳等等。若依消費方式來區分,又可分為豪華餐廳、主題餐廳、家庭式餐廳、自助式餐廳等等。若依經營方式區分,則可分為獨資經營、合夥經營、連鎖經營等等。若依服務方式來區分,則有餐桌服務方式的餐廳,例如中餐廳、西餐廳、咖啡廳等;櫃台服務方式的餐廳(如速食餐廳、PUB等)和自助餐廳。
餐飲店依經營方向一般可以如下分類:
●餐館:凡從事中西各式餐飲供應,領有營業執照的餐廳、飯館、食堂等均屬此類。其又可分為:
一般餐廳:中式餐廳、西式餐廳、日式餐廳等。
速食餐廳:中式速食、西式速食、日式速食等。
●小吃店:凡從事便餐、麵食、點心等供應,領有營業執照的行業都屬於小吃店,包括大鍋店、豆漿店、包子店、茶樓、野味飲食店、餃子店、點心店等。
●飲料店:凡以冷飲、水果飲料供應顧客而領有營業執照的行業都屬於此類。
2.餐飲業的特點是什麼
1.勞動力密集
餐飲業是勞動力最密集的服務業之一,不論是廚房或賣場,都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各項作業的運作。雖然少部分有中央廚房的業主能夠以自動化製造設備取代人力,但對絕大多數的經營者而言,廚房仍是高度勞動力密集區。
在賣場部分,即使是顧客參與程度最高的速食業,其賣場的勞動力密集度與其他種類服務業相比較,仍然很高。由此,勞動力在餐飲業是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所以人力資源的調配安排,成了餐飲業的重要課題。
2.產業關聯性大
餐飲業的關聯產業眾多,但與食品加工業的關聯最大,隨著新業態的外食企業的加入,與其他企業的關聯會越大,周邊關連企業也會進一步增多。
3.餐飲業多屬經營者自營方式
餐飲業基本的設備,在硬件方麵,以賣場的裝潢、設施及廚房的設備為主。其資本大多來自股東,因此多屬經營者自營方式。
資金主要來自經營者,有其優點,也有缺點。優點在於資金的取得不困難,但缺點在於取得數量有限,在擴大產出、設備與連鎖經營方麵,不易於短期內完成。
4.產銷同時進行
餐飲業從購進原料、加工製作、銷售交易、消費都在同時進行,有異於一般工業產品依規格大量訂製,因此較不容易預估銷售量以控製生產量。餐飲業生產量受顧客數量與季節氣候影響,顧客在購買前不可預知,同一原料要製作成適合不同顧客嗜好的商品,均是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交易的。因此餐飲業兼容了生產與銷售。
然而,近年來由於部分大型連鎖店有中央廚房,食物可先在中央廚房做好,再運到賣場,因此也可使生產與銷售分離。
5.商品易腐壞
餐飲業一般是顧客上門來才有生意,而在食品原料由生的原料狀態變化到商品的過程中,無論商品是生的還是熟的,都容易變壞。若顧客不及時購買商品,很快會腐壞。
6.座位環境也包含於商品之中
就飲食業而言,其所提供的商品除食物外,還包括座位。座位周轉率的高低,對營業收入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座位的安排、規劃與設計,或設計外帶、外賣、外送等不必使用桌椅賣場等,都是餐飲業商品規劃管理的重要內容。
7.餐廳的選址要適當
餐廳坐落的位置,與營業的關係重大,如果位置選擇恰當,位於集客力良好的地區,在營運上勢必占盡便宜;所謂集客力良好的地區,應是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流動量大等的地區。交通便利,使得人們得以不費時不費力地光臨。人口集中或流動量大,可帶來大量的消費者。同時再將每地區的特殊因素,如人口密度與性別比率、職業與平均所得額、工商業、機關、學校以及娛樂設施場所等現在和將來的發展趨勢,也應多加考慮,這些都是餐廳繁榮的重要附帶因素。
另外,還要考慮市場的接近程度,如能與社區居民緊密結合,為他們提供真誠的服務,以獲得他們的好感。當他們有餐飲聚會的需求時,必定選擇附近有特色並體麵的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