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盈利術五:搞好服務(4)(1 / 3)

●深入了解問題的產生,是否影響既定的公司政策經營方針,製作並填寫事件報告單或調查表,與企業顧客研究解決的方案及後續的作法,交與相關單位或部門確實執行,檢測執行後的成效,並列入教育訓練的範例中。

主要原則的目的,代表著公司給予顧客良好形象的一麵,對顧客的尊重、發自人性化的關懷,也是執行的基本技巧。是貫徹公司內部員工對事件的處理方式,有一共同遵循的法則與模式。

2.一般原則

服務人員將客訴的問題,采取分類的方式來歸納解決,並學習較為專業的處理問題技巧,視需要再委托公司高層人員協助處理,下分六大類。

●菜色與品質

中西餐較難以比照快餐作業方式,達到全產品菜色的標準化,由於廚師的手藝,對產品的調配、製程、分量很難達到均一的程度,常常會導致客訴的發生。此類狀況,多半集中在尖峰時段客滿或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尤其以中餐廳發生的頻率較高。

解決要領:解釋、更換、增補。

●金錢與差額

這多半與人為疏忽有關,無論經營者使用的收銀係統是屬於手動或自動化設備,由於找錢的關卡仍舊必須是人為的行為,多退少補的情形自然容易產生。

公司內部應訂定出各階層營運人員對於差額補退的處理規定,譬如服務人員界定僅能處理平均單價在300元左右的差額,經理人員可處理1000元以內的差額等等。當然這項程序必須檢核相關的賬目及單據,並應列入記錄,以便作為每日、每月結賬時的依據。

解決要領:檢核、補退、記錄。

●食物中異物

無論異物的產生來自何處,發生狀況的同時,倘若影響顧客的安全,必須妥善保存剩餘產品的完整性,並即刻送醫。在事件未獲得澄清之前,應以安撫為重點,不要擅自下結論,確定責任,盡速取得顧客的相關資料,向上呈報。但若為一般性異常食物的抱怨,則改以更換為主,以示對顧客用餐的負責行為。

解決要領:了解、更換、搜證、送醫。

●設施與安全

地麵不平、樓梯易滑、廁所馬桶故障、燈具故障等等,店內的設備與材料或多或少會因施工及使用年限的問題,而導致顧客使用的不便,甚至影響老年人或幼齡兒童的安全,除設法增設老弱殘障者的相關附屬設施外,一旦餐廳內遇有故障或損壞,應盡快替換。

解決要領:道歉、換修、記錄。

●清潔與服務

這是營運上訓練的問題,服務的準則與執行是否貫徹,是相當重要的事,餐飲業自外食產業導入後,除了品質提升外,顧客所抱怨最多的就是衛生與服務,因此對於應對禮儀及清潔的程序,應不斷加以檢測,以維持店內的紀律與形象。對顧客所批評的項目要立刻改善,並建立製度,以杜絕類似情形的發生。

解決要領:訓練、檢測、考核。

●座位與時效

這種情形最易發生於地狹人稠的市區,小店鋪開發是未來餐飲經營的趨勢,但麵臨日益增多的人口與顧客流量,隻有以軟性及較為科學化的辦法來解決,如加強座位的周轉率、調解座位與空間的安排、餐點供應速度的提高等等。

解決要領:規劃、電腦作業、促銷。

87.處理顧客投訴的程序是什麼

人的本性喜歡追求未來,很少有人回顧過去。這就像商品的售後服務一樣,抱怨的處理即屬於善後工作,通常費力而又不討好,服務人員因而不願在這方麵多下功夫,不過聰明的餐飲業從業人員都知道,迅速處理顧客抱怨,並且處理得當,可以把原本不滿意的顧客變為最忠實的顧客。

所以在處理抱怨之前,應該先了解其發生的原因以及防止的方法。

●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因為服務人員或櫃台人員疏於說明,譬如新的菜色、新的促銷回饋案、新的設施使用方式等等,而導致顧客的不滿。

●菜色本身有缺陷。

●整體的服務態度不佳。

●在餐廳內用餐或外帶、外送的產品叫製錯誤,打單失誤或是結賬錯誤所產生的不滿。

●餐廳的衛生不好。

●切忌利用時間,主動進行問候性的訪問。

●等待顧客用餐完畢,以水杯、飲料或贈品的方式、與顧客閑聊、就座並試問餐廳軟硬件方麵的看法與建議,這種方式收效頗大。

●設法學習成為顧客喜歡而且信任的服務人員。

●一般顧客對於具有好感的服務人員,多半不會提出太多的責難,但是假如服務人員語氣不悅,或麵露難色,造成顧客印象不佳,則顧客吹毛求疵或雞蛋裏挑骨頭的情形,就較易產生。

●充分確認所提出去的餐點完整性及金額。

●為避免其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惟有從店鋪品質管製、收銀管製做起,執行複核工作,以減少出錯的機率。

●預先分析各種抱怨的類型以及追蹤研討對各種應對的技巧。

●累積經驗與教訓,是磨練的有效方法技能,每周、每月將結果定期宣傳,是杜絕客訴的好方法。

●絕對避免辯解,並立即表示歉意。

●傾聽顧客說話,並且要有耐心聽完,切忌打斷。

●保持自信,並將顧客帶離用餐環境,以免影響他人用餐。

●如果了解問題的原因乃為能力之所及,必須立即予以解決,力求迅速而確實。

88.如何進行餐飲業的服務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