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與旅遊服務有關的場所英語基本可以通用,在路上問路也有很多年輕人懂英語,旅遊谘詢處發布的資料也多數有英文(要注意其地名是本地語言為多),旅遊資料經常是各種語言並用,不同語言的地名字母會不同,因此不要搞錯前往目的地的地名。在問路時,如果把握不準地名的拚讀,可用書麵資料補救。
●旅遊省錢秘笈
來比荷盧三國旅遊,各方麵的價格較高,想省錢的話不但從大處還要從小處著眼,一個行程下來省下不少錢:1.辦簽證親自辦理,簽證費隻需200多元,如果委托旅行社辦商務簽證,至少要多花2000元甚至更多。
2.選擇機票較便宜的時間段出行。例如在次旺季,至少可省1000~2000元,那就要提早了解機票行情,選擇機票便宜的公司,多打電話比較價格。
3.如從香港出境選擇便宜的車,可不用在香港停留能省不少錢(見P30)。
4.先在國內換好歐元,減少在當地的兌換,也可節約手續費。
5.所有旅行物品在國內準備好,不到當地買(工藝品除外),要省不少錢。
6.2~4人出行,在食住行方麵能省不少錢。
7.在交通許可或交通費不高的地區,有帶帳篷睡袋的可住露營地。多選擇青年旅館。其次是便宜的簡易旅館,住宿費是一項大的節省項目。
8.盡量少入餐館消費,多吃幹糧如麵包、漢堡包等;選擇便宜的幹糧買,多到超級市場買會比一般商店便宜。
9.主要運用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懂得計算買次票還是日票省錢;如果買火車票懂得選擇便宜的車次。隻有計算過火車通票適合自己並能省錢的才用火車通票。
10.選擇有代表性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不需每個館都參觀,可省一些門票錢;選擇一些有優惠的博物館套票,或了解博物館的免費時間去參觀。
11.旅遊資料:盡量從旅遊谘詢處獲取免費的地圖和其他資料。
●比荷盧三國旅遊預算
自助國外遊,去一個完全未去過的國家,究競怎樣做行前的預算呢?這是自助旅遊者特別關心的問題。尤其是不太富裕的工薪一族。我結束這次旅行回國後,朋友們提問最多的是:這次一共用了多少錢?
機票多少錢?住宿吃飯多少錢一天?交通費、門票貴不貴?很多人關心費用的問題,特別是像我們中國這樣的欠發達國到物價昂貴的西歐更是這樣。
我這次國外遊,並沒有做行前預算。主要是沒有可參照的數據,我采取的方法是:不限定一個總數額。而是按“自助旅遊者一般價值觀”的標準進行消費,盡量維持在這一消費水平,該用多少錢便是多少錢。雖然我並非都按這樣的標準,但我了解到可以下麵的標準來消費,以下列數據作參考:
1.簽證費:自己到領事館辦理是224元人民幣。
2.機票:香港至巴黎往返,約人民幣6000元(含香港及巴黎機場費),7月中~8月約近8000人民幣,10月起約港幣.4600元(不合機場稅)。從中國飛布魯塞爾或阿姆斯特丹因為航班少價格會更高一些。
3.長途交通:廣州一香港機場:約港幣120元;以下為歐元:(火車)巴黎一61—_布魯塞爾(THALYS西北列車價,便宜的夜車是37)一233一海牙_一8一阿姆斯特丹一252—安特衛普一122一列日——244——盧森堡,列日——7—馬斯特裏赫特(往返),海牙一108一多德雷赫特(往返,經鹿特丹),以上價格除巴黎—布魯塞爾外全部選擇較便宜的車次。
4.短途交通及城市內交通平均每天約7ā(≈¥56)。
5.住宿日平均按(30e≈¥240便宜旅館單人間),(25ā≈¥200雙人間每人),(17e≈¥136青年旅館)。
6.夥食日平均:全部不入餐廳每天約(8ā≈¥64),晚餐入餐廳(14ā≈¥112)。
7.門票:看博物館與不看差別很大,不能作出估計。
讀者可按上述數據,留一定餘地來做預算,再加上雜費一項,然後再乘以不可預見費的5%~8%,便得出前往比荷盧三國旅遊的預算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