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時刻即將到來。
眾人見狀,無不是心跳加劇激動莫名。
澹台永威倒是說到做到——
今日之戰,他不僅請來了各路武林豪傑豪傑;更是將滿朝文武百官悉數請到了現場。一起觀瞻這場注定會載入史冊的曠世大戰。
既然橫豎一戰,二人再在春風台上相見已無幾天前的客套。
澹台永威更是直接開門見山——
本朝的各位文武百官、滇緬的各位武林英雄:大家好!感謝大家於百忙之中,前來參加我和二弟今日的勝負對決。
眾所周知:父皇身患惡疾臥病在床已有數月,病重之時將滇緬的監國之責悉數交於本王。
重任在肩本王一直鞠躬盡瘁如履薄冰,所幸得眾大臣和萬民擁護,才使得滇緬山河無恙。
而二弟先前受父皇責罰一直身處西北邊陲守衛皇陵。
而今鑒於父皇康複遙遙無期,而國不可一日無君。本王這才親自派禁軍迎回二弟,並與他商定在今日各展所長一決高下,勝者繼承大統,敗者稱臣輔佐。
如此既可保滇緬局勢穩定,亦避免手足相殘累及無辜。
懇請天下英雄為我二人的比試做個見證。
一口氣說完之後,便將目光投向了對麵的澹台勇闊。
從他的講述不難看出:已經做到寬宏大量仁至義盡。
一來,乃是父皇親自托付的監國之人;而澹台勇闊犯下大錯,一直遠在邊陲受罰;
本可以根據父皇之命繼承大統,但考慮到手足親情,不僅親自將澹台勇闊迎回,更是這願意和他一決高下,決定江山歸宿。
考慮的乃是大局和穩定,以及萬千生靈的性命……
麵對這樣的說辭,澹台勇闊自然也不慣著,立即麵朝台下眾人朗聲說道——
諸位好!
誠如王兄所言本王近幾年來一直在西北守皇陵。是以對於父皇病重之事竟然一無所知,亦無人提前知會。
直到幾日之前,才從前往迎接本王歸來的禁軍口中獲悉一鱗半爪。至於具體情形如何,至今不甚了了。
本想著趕去麵見父皇一探究竟,可就在回宮當晚便被王兄攔住定下了今日的這場勝負之約。
本來父皇尚在人世,而作為兒臣的我們便在此大打出手實屬大逆不道,但是為了如願見到父皇,為了我滇緬江山永固,隻好接收。
隻待此間事了,再去父皇跟前請罪。 懇請天下英雄做個見證!
……
“這……”
台下之人一時有點發懵。
“兩位殿下各執一詞,實在是非難辨,且耐心看下去吧。”
“就是!
二位殿下皆是人中龍鳳,隻願不要為此傷了和氣才好。
如能攜手治國,何愁滇緬不興?”
“這,恐怕卻難了。”
“就是!自古帝王家事,涉及未來繼承,哪個不是刀光劍影?”
……
……
“此情此景,誰是誰非已無意義。
那我們便按照約定,手底下見真章吧。”
眼見著下麵一片竊竊私語,唯恐因此阻斷了兩人之間的決鬥,澹台永威主動上前,做了一個邀請的手勢。
“大哥癡長幾歲,為了公平起見,便讓你三招如何?”
“這卻不用。說好是公平決鬥,咱倆便一起出招吧……”
澹台永闊眉毛上揚豪氣幹雲說道。
“不過此戰,可不僅僅關乎我們各自的榮譽,更是直接決定了滇緬的未來,請恕二弟全力以赴。”
“那是自然。
既然如此,那便讓大哥看看你這些年一番苦修,修為究竟精進了多少?”
說著右手輕輕一揮,一招投石問路便將凝聚著七成真元的掌風揮向對麵的澹台勇闊。
明眼人都看得出,此招隻是為了引敵出招,並非為了傷敵。
但即便如此,應邀前來觀戰的神象幫幫主拓跋濤、冷月門門主鮮於鷹、遊隼幫幫主陶豐林等人無不是驚呼出聲——
神祇境中期!
便是受宗主之托代表坎離宗來此的左右護法:李立為、方崖履二人見狀亦是目露驚訝之色,神情驟然間凝重了幾分。
“王兄此前果然有意隱藏了修為……不過即便如此,勇闊同樣無所所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