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愛心接力湘西水文的人文情懷(1 / 3)

我們是共產黨領導下的集體,不能拋棄楊建民——周祖亮

楊建民,1947年11月出生。1969年於湖南水利水電學校畢業到湘西浦市水文站工作。1974年起患有精神分裂症,2003年10月,因病半癱。為照顧好無依無靠的楊建民,29年來,湘西水文局愛心接力,不離不棄,請人貼身護理其衣食起居,醫生評價“他是‘兄弟姐妹’最多、最幸福的患者”。湘西水文人的大愛為楊建民老人支起一個溫暖的家。

翻開塵封的檔案,“科班出身”“勘測技術過硬”“踏實謙和”“有培養前途”的字眼,記錄著42年前他在崗位上的狀況。

然而,從1973年開始,他卻被重度精神分裂反反複複地折磨。42年裏,他先後失去了自己的事業,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兄弟姐妹的幫襯,失去了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應有的一切。

唯有一個大家庭的愛,數度風雨,依然守候在他身邊,在他人生的每一個隘口保駕護航。

他,就是楊建民。

這個大家庭,就是湘西水文局。

01、沒有過錯,事業、父母、家人卻一一失去

1969年,剛從湖南水利水電學校畢業的長沙小夥子楊建民,響應祖國“到老少邊窮地區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飽含著一腔熱血,來到邊陲湘西浦市水文站,投身默默無聞的水文事業。

當年,湘西水文勘測大隊對這個省城來的有誌青年可以說是夾道歡呼、倒履相迎。楊建民不負眾望,無論是觀測水位、施測流量,還是進行泥沙、水質分析,無論是給纜道打油,還是排除儀器故障,都是一把好手!常常被請去給水文技工做培訓,到各個站點指導業務。

現任湘西水文局黨委書記、局長張任金回憶說:“楊建民年輕時笛子吹得好,很會下象棋,好多年輕妹娃都想著他呢!”

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楊建民的行為發生了一些變化:

他有時滔滔不絕地講話;有時自言自語地數落什麼,說著說著便很傷心地哭泣;有時沉默得別人使出渾身解數逗他,他都呆若木雞、毫不搭理;有時他煩躁地一把揪住貓耳朵,使勁兒往地上摔打,踩得貓尖叫;多次撿起地上的磚頭土塊,朝走在田埂路上的農民身上扔;他把雨量筒砸爛,用鋸子切割纜道索,把黃油塗抹到牆上和自己臉上,或者一個人脫得光光的,跳到水中央,甚至跑到山裏,兩三天都不回水文站……

這些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不禁讓所有人為他擔心傷神。楊建民這是怎麼了?

1974年,湖南醫科大學湘雅醫院醫生做出診斷,楊建民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必須強製性住院治療。

麵對這個診斷結果,大家無不驚訝、遺憾,命運為何與一個意氣風發、前途無量的小夥子開這樣的玩笑!

楊建民在湘雅醫院精神科住院治療,湘西水文局固定每月下旬為他把工資、福利、醫療報賬等事宜落實到位。領導或同事每每去長沙出差、學習,也必定去看望楊建民,關心他的病情。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家人的悉心嗬護下,楊建民的情況時好時糟,在醫院、家裏兩邊跳著呆。

好的時候,他能平靜地看著人來人往,甚至跟別人簡單交流,開玩笑。

糟糕的時候,他誰都不認識,家裏的鍋碗瓢盆、熱水壺、收音機等被他一頓狂摔濫砸,父母嚇得趕緊把菜刀、剪刀、鍋鏟、鋤頭等利器藏起來,兄弟們每一次的上前勸解製止,都激起他更為狂暴的發泄。

鄰居嚇得不敢靠邊,把各家的小孩兒都鎖到房裏去。土狗子站在遠遠的屋簷下望著楊建民家發生的一切,一聲也不叫。

沒辦法,大夥兒隻得把公安請過來,八九個大漢成功將楊建民五花大綁地控製住,再把他送去醫院。土黃色的吉普車把楊建民送走的那一刻,鄰居紛紛感慨,這個楊建民不知道是造了什麼孽,他家人跟著在苦水裏泡。

的確,家裏有個楊建民,弟弟妹妹的婚事也因此受到影響,別人自然而然地擔心會不會是他老楊家有遺傳病。兄弟姐妹隻得遠離家門,到別處去發展,待到他們成立了自己的家,來往就更加稀薄了。照顧楊建民的重擔全落在年邁的父母身上。

屋漏偏遭連夜雨。

1986年2月,心力交瘁的楊母留下“要把建民當人看”的遺言撒手西去。年老的父親不堪打擊,神誌恍惚,不久在一場車禍中意外喪生。

失去父母照顧的楊建民,漸漸地像一根路邊草。

02、集體的接納和包容,給了他活下去的空間

1986年春節,時任隊長的周祖亮到長沙來開會,當他去看望楊建民時,昔日勞動路南門口的家裏已是亂如狗窩。鄰居說他沒人管,早就瘋出去了,不知所蹤,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聽到這裏,周隊長的呼吸急促緊張起來,他趕緊去尋找楊建民。坡子街,沒有;湘江邊,沒有;橋洞彎裏,也沒有……跑了一個上午,茫茫人海,楊建民跑到哪裏去了呢?

周隊長立即聯係省水文總站的幾個熟人,又曲折找到楊建民的五弟楊建新,大家分頭尋找楊建民。哪怕真是人不在了,也得知道個清楚明白,把後事辦幹淨利索啊!

臨近夜晚,天漸漸地昏暗下來,就在大家心急如焚時,一個蓬頭垢麵、衣裳襤褸的單瘦身影闖入周隊長的眼簾。

這個人30多歲,麵龐有些肮髒,但五官仍清晰可認,拉碴著胡子,長發結著疙瘩,驚悚的眼神讓他的麵目有點猙獰。看到周隊長,他若無其事地在小飯店的潲水桶裏撈著殘食,看到丟在地上沾了灰的粉蒸肉,他撿起就往嘴裏塞。

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周隊長的心……想當初,這個長沙大帥哥是那樣的陽光瀟灑,那樣的能幹出色啊!

得知楊家兄弟各自疲於生計,自顧不暇,湘西水文隊研究決定,由單位來負擔楊建民的照顧,立即將楊建民接回湘西吉首醫治。劉漢雲、田庭槐、郭抗生即刻趕往長沙,接應周祖亮隊長和楊建民,湘西水文勘測大隊的工會組織立刻去吉首精神病專科醫院,為楊建民提前聯係好醫生,落實好楊建民的住院治療事宜。

回憶起29年前接回楊建民的這件事,老局長劉漢雲仍然曆曆在目,他說:“雷鋒同誌講,對待同誌要像春天般溫暖。楊建民得了精神病,他由社會上的精英淪落成了弱勢群體,可他是我們自己的同誌、我們的晚輩、湘西水文大家庭裏的一員。”看到楊建民承受著不堪的厄運,祖亮老隊長沒有猶豫,湘西水文勘測隊沒有猶豫,毅然地負擔起對楊建民的照顧之責。沒有人去考慮這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沒有人想過什麼無底洞不無底洞。大家就是一個信念、一條心,老隊長深情地說:“我們是共產黨領導下的集體,不能拋棄楊建民。”楊建民安頓下來了,無窮無盡的麻煩也接踵而至。

叮鈴鈴———叮鈴鈴———湘西水文勘測大隊的黑色手搖電話接響了。

“我們是吉首精神病醫院,找一下你們領導或者負責管楊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