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一個小女孩像今天的許多年輕人一樣,厭倦了枯燥的家庭生活,厭倦了父母的管製。於是,她離開了家,決心要做一個世界名人。然而,她每次滿懷希望求職時,都被無情地拒絕了。她隻能走上街頭,開始自甘墮落。
許多年過去了,她的父親死了,母親也老了,可她仍陷在無法自拔的泥沼中。很長時間,母女從沒有什麼聯係。可當母親聽說女兒的下落後,就不辭辛苦地找遍全城的每個街區,每條街道。
她每到一個收容所,都停下腳步,哀求道:“請讓我把這幅畫貼在這兒,好嗎?”畫上是一位麵帶微笑、滿頭白發的母親,下麵有一行手寫的字:“我仍然愛著你……快回家!”幾個月後,還是沒有什麼變化。
一天,女孩懶洋洋地晃進一家收容所,在那裏,等著她的是一份免費的午餐。她排著隊,心不在焉,雙眼漫無目的地從告示欄裏隨意掃過。就在那一瞬間,她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麵孔:那會是我的母親嗎?她擠出人群,上前觀看。不錯!那就是她的母親,底下有行字:“我仍然愛著你……快回家!”她站在畫前,泣不成聲。這會是真的嗎?這時,天已經黑了下來,但她不顧一切地向家奔去。當她趕到家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淩晨了。
站在門口,任性的女兒遲疑了一下,該不該進去呢?終於,她敲響了門,奇怪!門自己開了,怎麼沒鎖門呢?不好!一定是有賊闖了進去。記掛著母親的安危,她三步並作兩步衝進臥室,卻發現母親正躺在床上安然地睡覺。
她把母親搖醒,喊道:“是我!是我!女兒回來了!”母親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擦幹眼淚,果真是女兒。娘兒倆緊緊抱在一起。女兒問:“門怎麼沒有鎖?我還以為有賊闖進來了呢!”母親柔柔地說:“自打你離家後,這扇門就再也沒有上鎖。”
結尾畫龍點睛,耐人尋味:最後一句母親所說的話是點睛之筆,寫出了母親對女兒的思念,她從來沒有停止過尋找,因此家裏的門也從未上鎖。母親的胸懷是如此的博大,作者寥寥幾筆卻飽含深情,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寫作技巧/Writing Skill
母親對子女的愛是最偉大的,它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無論你是優秀的還是普通的,甚至曾經誤入歧途……要知道,母親的愛和寬容之門永遠不會關閉。永不拋棄,從不放棄,這就是母親的包容和堅守。
——愛的箴言/Loving Spea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