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八年。

眷彼華壤,翦為夷類,兼契丹之黨,虔劉海戍,習靺鞨之服,侵軼遼西。

至此!

大隋號兩百萬大軍,兵壓高句麗!

如今已經是六月的天,在大隋雖是溫暖時節,但在遼東之地,也就白天正午,尚有幾分的溫暖,其餘的時候還是有些寒氣的。

所以說大隋征戰高句麗這一場戰場,不能慢,這也是為何三月便起兵的原因,一旦大半年還不曾有結果的話,大隋的將士比高句麗的將士更加不抗凍,而且天寒地凍,糧草問題損耗也將會更加的大。

以至於這對高句麗征戰,乃是分了三路大軍,右兩路軍再分十二路,由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右翊衛大將軍於仲文帶領,水路乃是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帶領!

三月底一戰,大隋的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跟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皆戰死,隻不過卻取得了良好的戰果,趁勝包圍了遼東城!

水路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船隻守衛相接數百裏,進入浿水,雖連戰告捷,但高句麗詐敗,來護兒中計,水路大軍大敗駐紮海蒲。

隻不過宇文述跟於仲文帶領的九路大軍,可謂是連戰連捷。

但是自楊廣說吊民伐罪,非為功名之言下達了聖旨之後,高句麗就鑽了空子數次詐降,繼而在繼續進攻,使得隋軍損失慘重。

至此,楊廣也並沒有收回聖旨,而隋軍數次大敗,士氣已經低迷無比,即使接著楊廣親自到前線指揮,但士氣已經衰落的隋軍在高句麗將士的抵抗下,依舊是沒有攻破遼東城!

至於這道聖旨就耐人尋味了,差不多的內容就是,敵軍隻要投降就要撤退,然後高句麗再接著防禦,然後在進攻,這不是一次兩次,還是一直都這樣。

楊廣非是傻子,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南征北戰,不清楚這會帶來什麼後果?

但是這道聖旨一直不曾收回,以至於隋軍死傷慘重,而大隋的各鷹揚府兵,看似是被朝廷節製,但裏麵已經是被世家大族給滲透成篩子了!

隻不過如今多多少少有些玩脫,畢竟其中的意味雖然深長,但是目前目的已經是差不多達成了,接下來若連高句麗還打不下來的話,那麼,帝王的威嚴,可就一掃而空了。

遼東城外差不多五裏地!

一望無際的平原之地,並沒有廣袤的田地,這遼東大多地麵並不適合種地,即便是平坦的地方,大多數地下都是沙地碎石!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平原之上,一座座隋軍的營帳密密麻麻地矗立著,將整個平原覆蓋得嚴嚴實實、毫無縫隙,若是在上空俯瞰下來,那映入眼簾的景象更會令人瞠目結舌,無數頂營帳綿延不絕,一直延伸到視線的盡頭,一眼望去好似無法看到邊際在哪裏。

這些營帳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每個營帳之間又互不相連,這是避免火攻,營帳之間的通道又如蛛網般縱橫交錯,隋軍巡邏士兵更是相互交叉,沒有任何一絲一毫的時間差。

營地裏炊煙嫋嫋升起散入雲海當中,多日的陰沉之天,這炊煙好似是將雲層不斷的加厚一般,隱隱當中,這天空之上的灰雲好似是蓋在了眾人的頭頂一般,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墜落。

壓抑的氣氛,在這軍中都是不停蔓延著,使得訓練場上的隋軍氣勢都顯得有些低弱。

對峙了已經有十幾天的時間,可是數次進攻,都被頑強的那高句麗士兵給擊退了下來,死傷慘重,整座遼東城下方,地麵上的血跡都從未幹涸過。

隻不過這幾次進攻尚且還好,剛開始令其發起衝鋒的都是大隋各地的死囚,這些人要麼死,要麼衝上去,衝上去就可免除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