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主席台其實不高大,更說不上威武,而張頌臣卻神往多年了。他覺得,自己的身材長相遠比台上的那幾個人威武風流,自己的才幹、氣魄遠比台上的那幾個人英明傑出,自己在生意場上呼風喚雨、倒海翻江的能力更是非台上的那幾個人所能相提並論,自己創辦的福湘米行無論經營規模、業績、效益也都名列前茅,然而對麵那個不起眼的主席台,自己卻至今一次也沒能上去過,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遺憾。眼見各方麵都遠不如自己的劉懿榮、柳德懋、範岱蓀堂而皇之地坐在主席台的上麵,儼然是米業界領袖,而自己卻要坐在台下向他們俯首稱臣,他心裏感到異常的屈辱和憋悶。
聽到劉懿榮的招呼聲和滿堂會眾經久不息的熱烈鼓掌聲,張頌臣稍稍愣了愣神,側臉看了看身旁的薑耀成和薑耀宗,隨即便站了起來,直起身子,挺起胸膛,邁著方正而堅定有力的大步,向主席台走去。
張頌臣走上主席台,整個會場便立刻鴉雀無聲了。台上十多雙原來看著台下的眼睛迅速移了過來,台下數百雙原來看著牆麵的眼睛也迅速移了過來,全場所有人的眼光都不約而同地迅速移了過來,一齊盯向張頌臣,從他的雙腳到他的上身,從他的上身到他的臉部,最後又集中到他的眼睛。這些人的眼光都是非同一般的,銳利無比,品位極高,能洞穿人的五髒六腑。平常人哪經得起他們一看?然而,對於這些非同一般的眼光,張頌臣卻不在乎。他不僅沒有絲毫怯意,反倒更加精神亢奮,鬥誌昂揚。他有意識地靜了靜心,神色自若地走到主席台一角站定,雙手捧著寫滿了詩句的稿紙,竟沒有和坐在主席台上的將軍兼省長打聲招呼,便自顧自地高聲朗誦起來:
湖南頌
(兼悼蔡鍔將軍)
神州千山萬嶺間,中有一省是湖南。
南鄰粵桂北鄰鄂,東麵贛皖西黔川。
揚子奔騰出三峽,流到湖南天地寬。
湖南地處江南岸,一麵長江三麵山。
天生一個聚寶地,萬千風物景巍然。
洞庭浪湧君山小,嶽陽樓下水連天。
湘資沅澧清波綠,風送輕帆好行船。
武陵綺麗甲天下,洞天福地賽桃源。
南嶽山高回大雁,數峰無語立雲端。
好山看過張家界,天下名山不須看。
水鄉山國生萬物,魚米鄉名自古傳。
大澤銀魚傳海外,君山茶葉進禦前。
有水皆能種蓮藕,有地皆可產桔柑。
有山皆能栽竹木,竹編藤器運江南。
菊花石硯寶中寶,同與端硯為名產。
瀏陽花炮自古名,萬紫千紅色斑斕。
桂花開時香千裏,杜鵑齊綻花滿山。
更有芙蓉真國色,君子可觀不可玩。
漢苗瑤侗多民族,風俗雖異卻相安。
人民淳樸性粗獷,直率忠誠並勇敢。
喜食辣椒名天下,餐無辣味食不歡。
清水煮魚加豆豉,苦瓜臘肉即美餐。
湘菜雖非四大菜,聲名遠揚在海外。
村落雖小聚族居,民房多喜靠山蓋。
菜地水田在屋前,竹林樟樹屋邊栽。
湖南雖雲開發晚,其間曆史亦久傳。
神農西去留仙骨,舜帝南巡湘桂邊。
屈子魂歸汨羅水,二妃身死君山巔。
千年靈氣鍾斯地,無數英才出此間。
東漢之時出蔡倫,三國之際有蔣琬。
唐初懷素稱草聖,宋代周公著名篇。
前此英才雖人傑,相比外省卻終鮮。
地區開發有遲早,先北後南東西漸。
商周開發在陝豫,漢唐開發在中原。
周末山東開發好,宋元江浙卻領先。
明清開發湘省快,外省移民遷湖南。
多數移民源於贛,湘省土著十之三。
長江水退洞庭小,萬頃沙洲好資源。
移民遷入湖區地,圍湖築堤造良田。
湖田肥沃利灌溉,康乾盛世多豐年。
湖南米穀年年足,接濟四鄰粵滇黔。
湖南水運便長江,米穀源源運荊襄。
中經漢口銷江浙,再由漕運到北方。
湖南米穀運天下,天下賴以為糧倉。
“湖南熟,天下足”,諺語源出乾隆皇。
各省糧商入湘來,帶動湖南風氣開。
湘人走出三湘地,九州風物入湘來。
湘人由此開眼界,湘省由此通四海。
資源開發促經濟,經濟發展促人才。
待到明清交替時,一代巨星王夫之。
走遍九州親考察,石船山裏著書史。
啟蒙思想輝華夏,天下聞名誰不知?
船山學術重實際,奠定湖湘文化基。
湖湘文化有特色,再與教育連一體。
嶽麓石鼓興於宋,帶動湖南開風氣。
天下賢達聚書院,議論國事講經義。
經世致用育人才,培育湖湘新子弟。
新風吹拂數百年,湖南人才驚天地。
人才輩出始道光,陶澍曾經督兩江。
梳理漕運清鹽政,一代名臣史有光。
賀氏門中兩弟兄,長齡熙齡倡實用。
薈萃精華成一輯,經世文編好學風。
邵陽魏源字默深,倡導開放第一人。
睜開眼睛看世界,眾人皆睡我獨醒。
海國圖誌一百卷,顛倒古今華夷論。
師夷長技以製夷,哲言驚醒九州人。
曾左李張興洋務,其源皆自魏子興。
天下大亂鹹同光,九州處處是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