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識靖蓉(3 / 3)

我卻覺得這個郭家大小姐有點嬌縱蠻橫。

……

這一天,天甫黎明,兵強馬壯紀律嚴明的蒙古大軍來到襄陽城外,安營紮寨

自從蒙古軍在城外安營紮寨,郭大俠每天一定來城上巡視。卻未見過黃女俠,會不會因為她身懷有孕,不舒服呢?

所以,這一天,兩人一起來到,我又是驚喜,又是驚訝。幾天不見,隻見黃女俠的容顏卻顯得有些憔悴。

兩人並肩站著向外看。郭大俠說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他稍微停了一下,黃女俠接著念道:“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靖哥哥,想不到你已會背這首詩了。”

“蓉兒,你那天把這首詩寫出來後。我就想,天下文人會做詩的,成千上萬。要論憂國憂民,當數杜甫了。經書文章,我是一點也不懂,但我常常想,人生在世,就算做一個販夫走卒,隻要有為國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漢、真豪傑了。”

“除了杜甫,靖哥哥,襄陽還有個了不起的人物。”

“是誰?”

“從此向西,二十裏的隆中,是諸葛亮耕田隱居的地方。他曾說過一句話,廣為流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郭大俠喃喃地念了幾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的真好”然後說道:“蓉兒,這襄陽城守得住,守不住,你我是看不透的。隻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蒙古軍大舉攻城,矢下如雨石落似雹,紛紛向城裏打來。然後,駕起雲梯,四麵八方爬向城頭。襄陽城在郭大俠的指揮下,每八名兵士合持一條大木,將雲梯推開城牆。

後來,終於有近百名蒙古兵攻上了城頭。蒙古軍中一時呼聲震天。

猛聽得城中梆子聲急,女牆後閃出一隊弓手,羽箭勁急,迫得蒙古援軍無法上前,接著又搶出一隊宋兵,手舉火把,焚燒雲梯,梯上蒙古兵紛紛跌落。

城上城下大呼聲中,城頭閃出一隊勇壯漢子,長矛利刃,向爬上城牆的蒙古兵攻去。這隊漢子不穿宋軍服色,有的黑色短衣,有的青布長袍,攻殺之際也不成隊形,但身手矯捷,顯然身有武功。攻上城頭的蒙古兵將均是軍中勇士,自來所向無敵,但遇上這隊漢子,搏鬥數合,即被一一殺敗,或橫屍城頭,或碎骨牆下。

郭大俠赤手空拳,縱橫來去,一見宋軍有人危險,立即縱身過去解圍,掌風到處,蒙古兵將無不披靡,直似虎入羊群一般。

城頭上近百名蒙古兵已經給殺得沒剩下幾個,隻有最勇悍的三名百夫長手持矛盾,兀自在城垛子旁負隅而鬥。城下的士兵吹起角號,又率大隊攻城,想將城頭上三人接應下來。

郭大俠縱聲長嘯,大踏步上前。其中一個挺矛刺去,郭大俠抓住矛尖向前一送,跟著左足飛出,踢在另一個人的盾牌之上。這兩個人雖然勇猛,怎麼擋得住這一送一踢的神力?登時幾個筋鬥翻下城頭,筋斷骨折而死。

第三名百夫長年紀已長,頭發灰白,自知今日難以活命,揮動長刀,直上直下的亂砍,

勢若瘋虎。郭大俠左臂伸出,抓住他持刀的手腕,右掌正要劈落,忽地一怔。那百夫長也一怔,叫道:“金刀駙馬,是你!”原來他是郭大俠的舊識.

郭大俠叫道:“嗯,你是曾經隨我西征的鄂爾多?”

那百夫長叫道:“正是,正是小人。”

郭大俠道:“好,念在昔日情份,今日饒你一命。下次再給我擒住,休怪無情。”轉頭向左右道:“取過繩子,放他下去!”兩名健卒取過一條長索,縛在鄂爾多的腰間,將他縋到城下。

兩軍一時罷鬥。鄂爾多到了城下,對著郭大俠拜伏在地,朗聲叫道:“金刀駙馬既然在此,小人萬死不敢再犯虎駕。”

郭大俠站在城頭,神威凜然,喝道:“蒙古主帥聽著:大宋與蒙古昔年同心結盟,合力滅金,你蒙古何以來犯我疆界,害我百姓?大宋百姓人數多你蒙古數十倍,若不急速退兵,我大宋義兵四集,管教你這十多萬蒙古軍死無葬身之地。”他這幾句話說的是蒙古語,中氣充沛,一字一句送向城下。城牆既高,兩軍相距又遠,但這幾句話,數萬蒙古兵將卻俱都聽得清清楚楚,不由得相顧失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