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治國律己責人

統一天下後,劉秀總結前朝教訓,確立了一套新的治國方略,其核心是好儒任文、以柔治國。

劉秀“未及下車,先訪儒雅”,想方設法把一些著名儒學人物拉到自己的身邊,封官授爵,以禮相待,使得他身邊很快就集中了如範升、陳元、鄭興、杜林、衛宏、劉昆、桓榮等一大批當時的著名學者。

劉秀自己就是一個愛好儒學的人。當朝廷議事結束以後,經常與文武大臣一起講論儒學經典裏的道理,直到半夜才睡覺。劉秀有時親自主持和裁決當時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爭論。自從平息隗囂、公孫述以後,除非緊急時刻,劉秀從不講軍旅問題。

劉秀為了適應由取天下向守天下轉變的這一根本需要,他逐漸改變了官吏隊伍的素質和結構,命令多數在戰爭中憑軍功提拔起來的功臣交出手中的權力,各自回到家中養尊處優,用文吏職代功臣。劉秀還大力縮減自漢武帝時以來大為膨脹的官府及吏員設置,合並官府,減少吏員,使費用大為節省,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劉秀常常顯示出一種恢廓大度、平易謙和的氣貌。

公元29年,割據隴右的隗囂分別接到公孫述和劉秀的招降信,猶豫未決,就派他的將軍馬援先後去公孫述的成都和劉秀的洛陽考察。馬援到成都,公孫述接見他時戒備森嚴,而等到了洛陽,劉秀接見馬援時,卻沒有升堂坐墊,隻是便衣便服,獨自一人接見馬援。剛見馬援,他就微笑著說:“您邀遊在兩個皇帝之間,見多識廣。今天見到您,我深感慚愧了。”馬援見劉秀如此平易謙和,立即叩頭說:“當今的局勢下,不隻是君主在選擇臣下,臣下也在選擇君主。我現在從遠方來,陛下接見我連警衛都沒有,就不提防我是間諜刺客嗎?”劉秀笑著說:

“你不會是刺客,隻是個說客罷了。”馬援心悅誠服,回去後勸隗囂歸附劉秀。隗囂不聽,他就脫身自己歸服。

太原郡(治晉陽,在今太原市以南)有很多春秋時晉國公族的後裔,他們對新的統治者常常保持一種對立情緒,不肯稱臣。以至於到劉秀時期,太原仍被稱為“難化”之地。劉秀以恢廓大度、平易謙和的姿態,來對待他們,很快就令其心悅誠服。

劉秀在以柔道治理國家後,頒布了一些有利於奴婢的政令。他先後九次發布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命令。之後,並多次下令免罪徒為庶民,減輕租稅徭役,發放賑濟,興修水利,並減四百餘縣,精簡官吏,節省開支,抑製豪強,鞏固中央集權。

為了加強皇權,劉秀還頒行圖讖,神化皇權。他本來是不相信這些的,但後來發現它確實是支持和維護自己統治的“法寶”,便大肆推行,到了晚年還宣布圖讖於天下,作為法定的思想統治工具。

劉秀在位期間,從不放縱奢侈。他不喜飲酒,不喜聽音樂,手不持珠玉。劉秀即位後,隻有皇後、貴人有爵秩,貴人的待遇隻有穀數十鬥。此外有美人、官人、才女三等,均無爵秩和規定的待遇。劉秀在世時要建陵墓,特意叮囑地麵不要大大,不要起高墳,低窪處隻要做到不積水就可以了,將來要像漢文帝加樣。不隨葬金寶珠玉。

劉秀對於臣下的歌功頌德阿諛奉承,常能持一種清醒的、有時是厭惡的態度,而表揚一些剛正不阿的官吏。

有一次,劉秀外出打獵,直到深夜才回來,他想從洛陽城的東北門進城,結果守門的郅惲拒不開門。劉秀沒法,隻好轉到東城門進了城。第;天郅惲上書批評了劉秀一頓,但劉秀卻賞了郅惲100匹布,把掌管東門的人貶為登封縣尉。但劉秀畢竟是皇帝,不能容忍有傷尊嚴的事。

大司徒韓歆為人直率,說起話來無所隱諱,劉秀經常對他不滿,一次朝會上,韓歆列舉大量事實證明要發生饑荒和動亂,言辭激烈,說起話來指天劃地。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劉秀氣得當即罷了韓歆的官。韓歆回家後,劉秀仍怒氣未消,又派人帶著他的詔書去譴責他。罷官之後皇帝特詔譴責,這意味著要治死罪。結果是韓歆及其子韓嬰被迫自殺。

劉秀對責成的過分行為有所約束,一般能夠理智對待。劉秀大姐湖陽公主的奴仆大白天行凶殺人,躲在公主家中,官吏不能捉捕。洛陽縣令董宣不能進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門口守著,隻等那個凶手出來。聽說公主要出廈門,跟隨著她的正是那個殺人凶手。

董宣得到了消息,就親自帶衙役趕來,攔住湖陽公主的車。湖陽公主認為董宣觸犯了她的尊嚴,沉下臉來說:“好大膽的洛陽令,竟敢攔阻我的車馬?”董宣沒有被嚇倒,不管公主阻撓,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來,當場處決。公主立即回宮告到劉秀那裏,劉秀大怒,立刻召董宣進宮,吩咐內侍當著湖陽公主的麵,責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