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年,安帝劉祜在巡遊途中去世,隨行的閻皇後及其兄弟怕朝中大臣擁劉保為帝,故密不發喪,回宮後安排好諸事,才宣告消息,並派人迎立濟北王劉壽的兒子北鄉侯劉懿為帝。但這劉懿沒有做皇帝的命,不久就因病乘鶴而去。閻太後為了繼續專權,將劉懿已死的消息封鎖,並著手尋找其他皇位繼承者。為防止意外事變,他們又把宮門關閉,並派重兵把守。

閻太後瞞得了不知底細的大臣,卻瞞不了宮中的宦官。宦官孫程等人不滿閻太後的所作所為,況且宦官和外戚在政治上互相對立,因此密謀起事,殺死親閻氏宦官,到西鍾下迎接濟陰王劉保即皇帝位,是為順帝。

劉保還是有些政治手段,被宦官擁立後,劉保登上雲台,召集公卿百僚,並命令士兵嚴密把守南、北宮諸門。

取得絕對優勢後,劉保即派人到閻太後那裏奪取到玉璽,又派人去逮捕並處死閻顯等人,將太後遷往離宮。至此,劉保清除政敵的行動告一段落。

劉保清除政敵的第二步棋,就是對擁立有功的孫程等人下手。劉保本來是想通過逐漸疏遠孫程等人,信任另一個宦官張防來達到和平解決的目的。但孫程並不甘心大權旁落,處心積慮地尋找機會彈劾張防。這張防也是個不成氣的奴才,他靠劉保的信任,賣弄權勢,違法亂行。孫程得知後,麵見劉保說道:“陛下同我們準備起事的時候,認為奸臣是國家的禍害。現在即位了,反重蹈先帝的覆轍!中常侍張防違法亂紀、貪汙受賄的罪行為天下人共知。現在星象有變異,說明宮中有奸臣。應立即把張防抓起來,這才符合天意!”劉保囚孫程有擁立之功,隻好將張防發配到邊遠地區。劉保見和平解決不行,於是決定以“爭功”的罪名,罷免參與擁立的孫程等19名宦官,並將他們統統趕出了京城洛陽。總算是清除了劉保自己當政的一大障礙。後來,劉保念及孫程等的功勞,又把他們召回洛陽為官,但不給任何實權。孫程鬱鬱不得誌,最後死在洛陽。

親政後的劉保,沒有享到一天當皇上的清福,而是被不斷的內憂外患搞得焦頭爛額。公元118年,洛陽發生地震;公元130年,洛陽發生了旱災和蝗災,其他12個郡國也發生了蝗災。以後風、澇、水、旱時有發生。

公元140年,平息了10多年的羌族起義又爆發了。

起義爆發後,劉保集結了10多萬大軍前往鎮壓。這次戰爭延續了15年之久,東漢政府為鎮壓起義耗費了80多億軍餉,而這其中大部分又被將官們所貪汙,士兵們則受盡虐待,怨聲載道。羌族起義帶動了其他人民,一時間人民起義在中原成燎原之勢,東漢政府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將這些起義鎮壓下去。

被內憂外患耗盡精力的劉保,再無能力也無心思整治朝政,於是一門心思地想著縱情聲色。他很寵愛貴人梁氏,便將其冊立為皇後,又封梁氏的父親梁商為大將軍。梁氏集團的勢力日益膨脹,逐漸在朝中形成了一個政治集團。朝中有良知的大臣對其不滿,上書彈劾,但此時的劉保隻知道美人,哪管其他事,因此,以梁冀為首的梁氏集團更是猖獗,打壓朝中正直的大臣,培植親信勢力,逐漸掌握了政治大權。

公元114年,漢順帝劉保逝世,終年30歲。

衝帝劉炳

(公元142年~公元145年)

在位時間:公元144年~公元145年

曾用年號:永熹

諡號:孝衝皇帝

廟號:無

安葬地:不詳

漢衝帝劉炳,生於公元142年。他是漢順帝劉保唯一的兒子,母親虞貴人。公元144年,漢順帝劉保病重,劉炳被立為皇太子。是年八月,順帝去世,年僅2歲的劉炳繼位,為東漢王朝的第9個皇帝。

衝帝即位後,漢順帝的梁皇後以皇太後的身份臨朝稱製,其兄大司馬大將軍梁冀主持朝政,漢衝帝在位期間,正值東漢王朝的多事之秋,在他在位的短短5個月時間裏,全國各地動亂頻仍。

不過,這一切對漢衝帝來說,既不知道,也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