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所到之處,節節勝利。不久,就掃清外圍地區,深入南中腹地。少數民族首領孟獲收集殘兵,繼續對抗蜀軍。孟獲不但作戰勇敢,而且在當地漢族和少數民族人民中間有一定威望和影響。諸葛亮決定收降孟獲。孟獲是有勇無謀之人,和蜀軍初一交戰,就被諸葛亮設計活捉,被押至大營。諸葛亮馬上叫人鬆綁,還陪他到蜀軍營中視察。諸葛亮問孟獲說:“你看我這支軍隊怎樣?”
孟獲很傲慢地說:“以前我沒有弄清你們的虛實,所以輸了。現在看了你們的軍隊,也不過如此,下次再戰,我一定能戰勝你。”諸葛亮微微一笑,說道:“既然這樣,你就回去再打吧。”
孟獲被放回去後,再與蜀軍交鋒,又失敗了。諸葛亮見他不服,還是把他放了。就這樣,放了又捉,捉了又放,到第七次活捉孟獲,諸葛亮又準備放了他時,孟獲感動地說:“丞相天威,我口服心服,南人以後再也不反叛了。”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把南中地區重新劃分,派駐地方長官,教少數民族人民發展農業和手工業,派人煮鹽、冶鐵,使南中地區政治安定,經濟也發展起來。南中地區從此得到開發。
平定後方後,諸葛亮開始積極準備,以圖北出祁山,進取中原。公元227年,諸葛亮將朝政安排妥當後,準備北伐,臨行前,諸葛亮向劉禪上了一道表章,這就是千古流傳的《出師表》。
諸葛亮北出祁山後,接連攻取天水、南安、安室三郡,天水將領維向諸葛亮投降。諸葛亮攻占祁山的消息傳到洛陽,魏國朝野上下一片恐懼,魏明帝還算鎮靜,他急調大軍西上,抵禦蜀軍主力,還為了安定人心而親自坐鎮長安。
這時,諸葛亮決定派兵占領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
在討論人選時,諸葛亮不顧眾議,決定提拔自幼喜歡學習兵法,談起軍事來頭頭是道的馬謖為先鋒,另派王平為副將,協助馬謖。
馬謖和王平帶領人馬到了街亭,張邰的魏軍也正從東麵開過來。馬謖看了地形,對王平說:“這一帶地形險要,街亭旁邊有座山,正好在山上紮營,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說:“丞相在我們臨走的時候囑咐過,要堅守城池,穩紮營壘。在山上紮營大冒險。”
馬謖沒有打仗的經驗,自以為熟讀兵書,根本不聽王平的勸告,堅持要在山上紮營。王平一再勸馬謖沒有用,隻好央求馬謖撥給他一千人馬,讓他在山下臨近的地方駐紮。
張邰率領魏軍趕到街亭,看到馬謖放棄現成的城池不守,卻把人馬駐紮在山上,暗暗高興,馬上吩咐手下將士,在山下築好營壘,把馬謖紮營的那座山圍困起來。
馬謖幾次命令兵士衝下山去,但是由於張邰堅守住營壘,蜀軍沒法攻破,反而被魏軍亂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軍切斷了山上的水源。蜀軍在山上斷了水,時間一長,自己先亂了起來。張邰看準時機,發起總攻。蜀軍兵士紛紛逃散,馬謖要禁也禁不了,最後,隻好自己殺出重圍,逃回祁山。
王平得知馬謖失敗,就叫兵士拚命打鼓,裝出進攻的樣子。張邰懷疑蜀軍有埋伏,不敢逼近他們。王平整理好隊伍,不慌不忙地向後撤退,不但一千人馬一個也沒損失,還收容了不少馬謖乎下的散兵。馬謖失了街亭,諸葛亮很是惱火,那魏兵在司馬懿的率領下,卻窮追不舍,大兵突至城下。
當時諸葛亮把所有的精銳部隊全都派出去了,身邊隻有一些老弱士兵和一群不能打仗的文人。但諸葛亮畢竟是少有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想,以現在的兵力迎戰司馬懿,無異予以卵擊石,但如果倉皇逃跑,司馬懿肯定繼續追殺,說不定還要當俘虜。諸葛亮計上心來,立即命關興、張苞各引精兵三千,急投武功山,並鼓噪呐喊,虛張聲勢;命張翼引兵修劍閣,以備退路;命馬岱、維斷後,伏於山穀之間,以防不測。並命令將城中所有旌旗放下,將城門大開,不要關閉,每一城門用二十軍士,脫去軍裝,打扮成一般的平民百姓,手持工具,灑掃街道。
其他行人進進出出,沒有一點緊張的樣子。
部署完畢,諸葛亮自己身披鶴氅,頭戴華陽巾,手拿鵝毛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來到城樓上憑欄而坐,然後命人焚香操琴。司馬懿前鋒部隊追到城下,卻不見城內一點動靜,隻見諸葛亮在城樓上彈琴賞景,感到莫名其妙,不知諸葛亮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不敢貿然前進,便暫停下來,急速報與司馬懿。大將軍司馬懿以為這是謊報,便命令三軍原地休息,自己則騎馬飛馳而來,要看個究竟。
果然,諸葛亮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悠閑自在,根本沒有什麼恐懼和驚慌的表情,又見他左有一童手捧寶劍,右有一童手執塵尾,就像平常在自家裏一樣。再看城內外有二十多名百姓,正低頭灑掃,不緊不慢,旁若無人,沒有戰鬥的氣氛。司馬懿看後,倒吸一口涼氣,覺得城內肯定埋有重兵,諸葛亮坐在城頭是便於指揮,如若攻伐,說不定就會中諸葛亮的計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