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對道教越發癡迷,到後來竟然把自己也冊立為“教主道君皇帝”;蔡京、童貫等朝廷大臣也都兼任了道教官職。就連朝廷要提拔侍從以上的官員,也得先由算卦的道士推算他的五行休咎,然後再正式任命。一時之間,恨不得天下男女都是道士,都是仙姑,然後齊聲高頌“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然後趙估就得道升仙,到天上去瞎折騰去。
直到公元1121年夏,天降大雨,汴梁城內汪洋大海,煞有介事做法的林靈素被防汛的民夫打得屁滾尿流,再加上太子趙桓前來告狀,趙佶這才趕走林靈素,才使得自己的修道活動稍有收斂。
趙佶性本輕浮,又正值風流年華,在忙於收集花木竹石,鳥獸蟲魚、鍾鼎書畫,忙於修道升仙的同時,趙佶還是忘不了凡間的兒女情事。
在趙佶的後宮中,充斥大量的美女,趙佶每日環遊在石榴裙下,樂此不疲,先後寵愛過鄭、王二氏,大小劉貴妃、喬貴妃、韋貴妃等等。這幾個人各領風騷、人人都擅一時之寵。趙佶玩膩了後宮佳麗,又跑到宮外,打起了名妓李師師的主意。趙佶經常趁夜間溜出宮門,微服潛行,前往她家過夜。
趙佶在位25年,生活的腐朽糜爛在曆代皇帝中是少有其比的。但就是這樣一個隻會享樂的皇帝,竟也有些文治武功的想法。文治是不行了,但“武功”他還行。
因為在蔡京建議下,趙估派童貫帶兵討伐西夏,竟然取得了勝利,攻占了許多地方,逼得西夏低聲下氣地奉表謝罪。自從與西夏交兵以來,宋朝確實從未取得過如此赫赫的戰果。趙佶洋洋得意起來,又打起了行將就木的遼國的主意。於是與金簽訂海上之盟,共同夾擊遼,收複燕京。燕京是收複了,趙佶的“武功”倒也不小,但隨後金大舉南侵,趙佶就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了。
公元1125年,金兵分兩路大舉南侵。在叛徒郭藥師的帶領下,金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久就打到了京師附近。趙佶此時再也風流不起來,嚇得隻想著逃跑,但主戰派李綱的一席話提醒了他。李綱剌破胳膊,以血上疏說:“皇太子監國,本是典禮之常規,但如今大敵入侵,安危存亡在於呼吸之間,怎能仍舊拘泥於常規呢?名分不正而當大權,又何以號令天下,指望成功呢?隻有讓皇太子即位,叫他替陛下守宗社,收人心,以死捍敵,天下才能保住!”趙佶聽後,想想也對,為保住麵子,他絞盡腦汁找了個要當教主道君的借口,將皇位傳給了皇太子趙桓,於是趙桓就這樣登基了,即是後來的宋欽宗。在經過一番辭讓後即位。上趙佶尊號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居龍德官;鄭皇後尊號曰“道君大上皇後”,居頡景西園。
趙佶退位後,就帶著嬪妃寵臣向南逃跑,直到金兵從汴京城下撤退,趙桓派人請趙佶回京。趙佶這才又回到汴京。
隨後,金兵又來攻打汴京,不久城破,趙佶和兒子趙桓等被抓獲。等金兵在汴京劫掠一番後,趙佶和趙桓以及王公大臣貴族嬪妃等3000多人,被金兵押著往北而去。同行的,還有趙佶苦心收集的大量古籍珍玩等等,也不知道這個亡國之君看了心痛不小心痛!
趙佶被押到金國都城所在地的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縣南),在穿著素衣拜見了阿骨打廟後,又拜見金太宗吳乞買於乾元殿,金太宗封他為“昏德公”。不久,趙佶和趙桓等九百餘人,被遷到了韓州,金朝撥給十五頃土地,令他們耕種自給。
在以後的幾年裏,金人每逢喪祭節令總要賞賜給趙佶一些財物酒食,每賜一次,又總要趙佶寫一封謝表。
後來,金人把這些謝表集成一冊,拿到設在邊境的和南宋進行貿易的榷場一直賣了四五十年。
公元1135年春,這個風流大半輩子,到老來卻受盡懲罰的宋徽宗趙佶,終於熬不到被接回南宋的那一天,客死他鄉。公元1142年夏,趙佶的棺材終於被運到臨安安葬。
欽宗趙桓
(公元1100年~公元1156年)
在位時間:公元1126年~公元1127年
曾用年號:靖康
諡號:恭文順德仁孝皇帝
廟號:欽宗
安葬地:臨安
公元1100年,宋徽宗的長子趙桓出生。
公元1125年,在金兵兵臨汴京城下時,宋徽宗趙信嚇得把皇位讓給了趙桓,趙桓遂成為北宋的最後一個皇帝,是為宋欽宗。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趙桓和父親宋徽宗等人被俘,隨後被送往金“內地”。
公元1161年,趙桓死在異鄉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