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似道弄權,更是將南宋王朝往火坑裏推。為解決宋理宗和眾奸佞吃喝玩樂的花費,賈似道主持製定了一係列將南宋推向滅亡的措施。他們大量印刷紙幣以解決經濟危機、頒布施行“公田法”和“經界推排法”以大力斂財。宋理宗早已成為點頭皇上,凡賈似道聽言,沒有不聽的。
而此時,蒙古新汗忽必烈已經平定內亂,將都城遷到燕京,厲兵秣馬,準備挺進江南,南宋的滅亡已經指日可待了。
然而宋理宗並不知道這些,公元1264年,宋理宗因嗜欲過度,暴病而亡。
度宗趙信基
(公元1240年~公元1274年)
在位時間:公元1264年~公元1274年
曾用年號:鹹淳
諡號: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廟號:度宗
安葬地:永紹陵
一生昏庸的宋度宗到臨死前終於狡猾了一把,他在南宋江山社稷將要被南下的元軍攻滅之前,離開了人世,將亡國皇帝這個頭銜讓給了自己的兒子趙信基,而且還有讓自己成為南宋最後一個有葬身之地的皇帝,真是難能可貴。
度宗口舌遲鈍、呆頭呆腦,本隻是親王的命,但嬪妃如雲的宋理宗在位多年卻隻生過一個兒子,後來又不幸夭折。因而皇位繼承人就必須從近支宗親中選擇,宋理宗就看中了孱弱的度宗,便於公元1260年立度宗為太子,並讓他協助管理朝政。
對生性愚鈍的度宗來說,當太子並非易事。他每天一早就得去向宋理宗問安,然後回宮,再然後前往會議所參與政務。這些事情都忙完後,他還得去聽課,整天忙得精疲力竭,非常乏味。
等到公元1264年,度宗一登上皇位,就像解放了似的將一切軍國大事都交給大臣處理,將整個精力都用在酒色二字上。
賈似道是擁立度宗的大功臣,度宗還能做到知恩圖報,不叫他名字而稱他為“師臣”,並將大權都交給了他。
賈似道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簡直比親老子都要高,有一次,度宗去祭祀,他的妃子胡貴嬪的父親胡顯祖隨駕,正碰上大雨。胡顯祖見雨下個不停,就請宋度宗還宮。
但宋度宗唯唯諾諾,但沒有賈似道的同意,他也不敢擅自做主。胡顯祖隻得騙他說:“賈太師已經允許陛下還宮。”宋度宗這才敢回去。結果賈似道知道後大發雷霆,宋度宗趕緊罷了胡顯祖的官,又將胡貴嬪趕出宮做尼姑,這才讓賈似道高興起來。
賈似道擅權,卻不為政,將南宋軍政事物視為兒戲,但他妒賢總能,讒害忠良。元軍大舉南攻,賈似道還故作姿態地要求上前線指揮,但暗地裏就命宋度宗別讓他去,宋度宗也害怕賈似道一走,自己就沒了主見,便下詔留他,另派高達前去。可這賈似道嫉恨高達,又便於方百計阻止高達上前線。結果賈似道的走狗呂文煥將襄陽拱手讓敵,元軍遂勢如破竹,順江而下,南宋江山已無可救藥。
就在蒙古鐵騎逼近臨安之時,宋度宗趕緊去世,將皇位交給了兒子。
恭宗趙隰
(公元1271年~公元1323年)
在位時間:公元1274年~公元1276年
曾用年號:德佑
諡號:恭帝
廟號:無
安葬地:不詳
由幼童到皇帝,由皇帝到囚徒,由囚徒到和尚,跌宕起伏。這樣的故事,也許隻會出自隻會胡編亂造的未入流的小說家手裏麵。但它確實發生在中國曆史上,發生在南宋末年的一個皇帝身上,這就是宋恭帝。
恭帝4歲時,父親宋度宗就暴病而亡,於是他小小年紀就當上了皇帝,但因太過年幼,便由宋理宗皇後謝太後垂簾聽政。
這時的南宋,江山已危在旦夕,蒙古鐵騎大舉南攻,沿途的將領不是逃跑就是投降,等到恭帝即位的時候,南宋的江山已縮小大半。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元將伯顏率20萬大軍兵分水陸兩路,分別向揚州和杭州進擊。就在這樣的局麵下,南宋的軍政大權仍然被嫉賢妒能的奸臣賈似道掌握,宋軍的抵抗毫無力量,賈似道此時卻要求恭帝遷都,大臣們紛紛反對,並以陳宜中為首上書彈劾賈似道,太學生及台諫侍從官也紛紛響應。本來隻是將賈似道貶職以求敷衍的謝太後無奈,隻好將賈似道降職三級,命他返回紹興為其母守喪,賈似道返回紹興後。紹興的地方官拒絕讓他入城,隨後又不得不去金華,最後又被謝太後派人監押到循州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