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省臣提議節製賞賜,英宗也予采納。同年大史院請求禁止下一年的興作土功,英宗也接受了。英宗曾想在元旦張燈宮中,參議中書省事張養浩上書諫止,他馬上下令罷職。

公元1322年,英宗趁一直阻撓自己改革的鐵木迭兒和太後答已相繼病死,開始進行一係列改革,新政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麵:一、大規模起用漢族地主官僚及儒臣。二、罷徽政院及冗官冗職。三、行助役法。四、減輕徭役。五、審定頒行《大元通製》。

英宗所進行的改革,觸犯了大多數保守的蒙古色目貴族的利益,引起他們的抵製和反對。他即位後首先進行的新政,就是對蒙古沿行的選汗製度進行改革,規定在登基之後才朝會諸王。蒙古貴族們對這種廢改“國禮”

的做法極為不滿。英宗在貴族集團中很快陷於埋怨和孤立之中,保守貴族的不滿和抵製,阻礙了新政的實行。

並且,他所實行的新政,也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殺他的是傳統貴族勢力中的鐵失。鐵失曾經依附於反對新政的鐵木迭兒,鐵木迭兒病死後,鐵失逐漸掌握宮廷的護衛權,他對新政非常憎恨,因為新政曾使他差點丟掉了官爵,而失去靠山鐵木迭兒後,他也急於尋找新的靠山,使自己的地位更進一步提高,物色一段時間後,他找到了忽必烈太子真金的長孫也孫鐵木兒。於是決定發動宮廷政變。

公元1323年,英宗在巡幸上都後,準備從上都向南出發,返回大都。這天夜裏,英宗駐營於距上都30裏的南坡店。深夜,鐵失趁英宗熟睡之際,將英宗殺死。

泰定帝也孫鐵木兒

(公元1293年~公元1328年)

在位時間:公元1323年~公元1328年

曾用年號:泰定、致和

諡號:無

廟號:泰定帝

安葬地:起輦穀

公元1323年,元朝禦史大夫鐵失發動南坡之變,與也先鐵木兒等人衝入元英宗行官,將英宗殺死,擁立晉王也孫鐵木兒為帝。鐵失一夥之所以選中也孫鐵木兒,是因為他是蒙古諸王中最強有力的軍事遊牧貴族首領,是保守的蒙古舊貴族的代表,都對英宗新政懷有仇視。

而也孫鐵木兒是忽必烈太子真金長子甘麻剌的長子,忽必烈早就立下遺言,要帝位日後必須傳給真金太子的後人,因此也孫鐵木兒早在元武宗之前就應該做皇帝的,可是元武宗海山和其弟元仁宗將皇位奪去,使得也孫鐵木兒16年之後才坐上皇帝的寶座,不過,他這皇位是從曾奪取他皇位的元仁宗兒子元英宗手裏奪回來的,也算是報了一箭之仇罷。

也孫鐵木兒即位後,任命也先鐵木兒為中書右丞相,倒剌沙為中書平章政事,鐵失為知樞密院事。失禿兒等擁立有功的人也分別被授予不同的官職。但也孫鐵木兒過河拆橋,將自恃大功在身,肆意妄行的也先鐵木兒等人統統殺死。改以旭邁傑為中書右丞相,陝西行中書左丞相禿忽魯、通政院使紐澤並為禦史大夫。隨後也孫鐵木兒又對鐵失餘黨進行了清洗。

大屠殺完成後,也孫鐵木兒接納了禦史台的建議,給鐵木迭兒當政時慘遭誣殺的楊朵兒隻、蕭拜住、賀伯顏、觀音保等人平反昭雪,將幸存者召還錄用,死者予以贈官存恤。也孫鐵木兒雖不如英宗那樣積極地推行漢法,但卻仍舊起用舊朝儒臣,許多新政的成果如“助役法”

等被他繼承下來。

也孫鐵木兒為了防止自己死後,再出現皇位繼承之爭,便於公元1324年立5歲的兒子阿速吉八為太子,並采納中書平章政事禿滿迭兒等人的建議,四處訪求名儒,教輔太子。

不過,泰定帝卻佞信佛教,曾多次令番僧大修佛事,並命各處建造佛寺,鑄造金像,所費以億萬計,眾僧徒也因此得勢,專橫跋扈,無所不為,成為社會一大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