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決定的,甚至“滿洲國”的大小官員,都是由日本人提名,然後他宣布任命的。這個“執政”,原來隻是做一個招牌傀儡而已。

溥儀有些氣餒了。但一年後他又重新振作起來,原因是日本人見他任“執政”期間非常聽話,於是準備滿足他當皇帝的願望。在日本人的同意下,溥儀於公元1934年3月1日第三次登基,就任“滿洲國皇帝”,年號“康德”。

溥儀滿心歡喜地坐上了日本人為他搬來的龍椅,開始享受君臨天下的一切“尊榮”:無論是在稱呼上,還是在實際行動上,日本人似乎也對他有了足夠的尊重,一切均按照日本天皇的禮製來對待這個“滿洲國皇帝”。

尤其是日本人於公元1935年4月為他安排的訪日之行,更讓溥儀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真正的皇帝。在日本,溥儀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龐大的護航艦隊、裕仁天皇親自迎接、檢閱日本三軍、日本舉國上下的“熱烈歡迎”。

使飄飄然的溥儀回來後就大談滿日親善,說什麼無論是滿洲人還是日本人,“如果不忠於滿洲皇帝,就是不忠於日本天皇,不忠於日本天皇,就是不忠於滿洲皇帝”

等等。

溥儀並非不知道自己不過是日本人的傀儡,但他隻要擁有表麵的權威就可以了,至於是否有實權,他現在也不是那麼看重。但隨後日本人炮製的“帝位繼承法”

和命令溥儀的弟弟溥傑與一個日本女人完婚的舉動,令溥儀徹底放棄了恢複祖業的妄想,不再追求實際的和名譽的皇帝,隻求保住性命就行。於是自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溥儀唯日本人之命是從,簽發大量出賣民族權益的政令、軍令,到後來更是連自己的祖宗都不敢祭祀,把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於公元1940年請到長春,作為祖宗供奉起來。還得戰戰兢兢地聽“準父親”日本人吉岡安直對他的訓斥,隻有到這時,溥儀才會想起從臨來東北前,身邊的人所說的那句話:“不要忘了石敬瑭!”

溥儀傀儡皇帝的生涯直到公元1945年8月15日才算結束。這天,前蘇聯軍隊進入東北,抓獲了準備乘飛機逃跑的溥儀,並作為重要戰犯,送到前蘇聯關押。

成為公民的末代皇帝

在前蘇聯離中國不遠的伯力收容所,溥儀渡過了5年的拘留生活。在此期間,溥儀的個人生活方麵依然按照皇帝標準,擺著皇帝的架子。他從不曾自已穿過衣服、疊過被子,甚至連腳都沒有親自洗過,這些事情,都交給了和他關押在一起的溥傑、侄子小秀、小固、小瑞,甚至還有他的嶽父榮源。提名也願意以臣仆的身份,伺候著這個戰俘皇帝,暗地裏仍然是皇上,隻不過不再明著叫皇上,而是改稱“上邊”。

因此,這個時候的溥儀,仍然是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皇帝,仍然沒有成為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直到他於公元1950年7月被送回中國後,他才開始從皇帝到人民的轉變。

其實溥儀是非常不願意回到中國的,不論是蔣介石統治下的中華民國還是共產黨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誰都不會放過他這個皇帝。蔣介石曾警告他不要去東北跟日本人合作,而隻是道聽途說得來的對共產黨的印象,也形同“洪水猛獸”。因此溥儀曾爭取過流亡海外,甚至拿出部分價值較差的珠寶首飾捐獻給前蘇聯政府,但溥儀還是來能得償所願,還是被移交給共產黨的中國。

溥儀臨回國之前,就認定自己必死無疑,處處在進行翻身鬥地主的中國人民,肯定會將他這個頭號大地主碎屍萬段。可是他又一次錯了,回到國內後,政府並沒有處死他,而是送到撫順戰犯管理所。在這裏,溥儀受到了與其他戰犯同等的待遇,洗澡、換衣服、發生活必需品,甚至還給配發了香煙。這使溥儀感到非常震驚,但接下來的事情,又讓他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戰犯管理所看見他仍然暗地裏享受著唯我獨尊的生活,於是便將溥傑等家族成員分開,安排他和其他戰犯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