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就不能是李敖呢?”
姑娘搖晃著頭,反複觀察著李敖,不相信地說:“你不像,李敖應該有文人的氣質,可是你有些流氣。再說,李敖現在不可能出現在大街上,他現在在監獄裏,請你不要冒充名人!”
李敖見這高傲的少女用不屑的眼神望著他,心裏既感到生氣也感到好笑。他上前一把將那本自己編的《千秋評論》奪下來,說:“姑娘,你好好看看,我到底和這書上麵的照片有無區別!我對你說,李敖早就出獄了。他這次隻坐了半年牢,他已恢複了自由。現在站在你麵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敖啊!”
就在姑娘凝視他的時候,一輛公交車駛了過來。附近候車的人都擠上了車,可是那個文靜的女孩子卻忘記了上車。剛才她還認為這個陌生人與她心目中的李敖相差十萬八千裏,可是當她重新打量李敖,再和手中《千秋評論》扉頁上的李敖照片對照一看,漂亮的大眼睛裏立刻現出了驚喜的目光。
“呀!原來你真是李敖?他可是個大作家啊!”姑娘馬上變得熱情起來,剛才那股倨傲之氣不見了。但是,在姑娘心裏仍然有一個解不開的疑問:大名鼎鼎的作家李敖怎麼可能出現在大街上,怎麼可能與自己主動搭話呢?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李敖笑笑:“李敖確實是個作家,可是他也是個普通人啊。”
姑娘親切地說:“李老師,見到您真是我的榮幸。早在讀初中的時候我就喜歡讀您寫的文章,我上大學的頭一年剛好您的《李敖全集》出版了,我是用自己節省下來的獎學金買了一套。現在還放在我花蓮的家裏!”
“你的家也在花蓮?”李敖忽然想起了王尚勤。花蓮曾經是李敖魂牽夢縈的地方,沒想到麵前這位像小蕾的清麗少女,竟然也住在那常年會有台風登陸的東部城市。
“是啊,還有誰也住在花蓮?難道您有什麼親友住在那裏嗎?”
“不不,我的親友早就不在那裏了。可是花蓮是我一直想去而沒有去成的地方。”
“花蓮可是個好地方呀!有許多天下少見的風光。特別是那裏有著名的魯閣幽峽,什麼時候您到我的家鄉去看看好了,那裏有許多人喜歡看您寫的書。”
“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有人特別喜歡您寫的《獨自下的傳統》。那時我還小,到書店裏去看搶購的場麵很感人。從那時起,我就知道台北有一位叫李敖的大作家,可是沒想到今天我會見到您!”
又一輛公交車駛過來了,可是姑娘和李敖又放了過去。他們似乎早在上輩子就是老熟人、老朋友了。雖然她的年齡比李敖年輕了近三十歲,可是,他們的交談卻顯得十分融洽。他們站在公交車站的候車台上,談了很長時間,直到姑娘的肚子餓得咕咕響的時候,她才發現夏日的晚霞已染紅了天邊,才知道不能再在這車站上浪費一位作家的時間了。姑娘不無歉意地告辭說:“我要回學校了,現在您也該回家了,真對不起,為我您在這裏耽誤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李敖說:“不行了,現在你就是回學校去,也怕早就過了吃飯的時間。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請你吃頓便飯吧!”
姑娘的臉色紅了:“不,這怎麼好意思呢?您現在連我的名字也不知道,如此萍水相逢,我怎麼可以吃您的飯呀?”
李敖說:“你叫什麼名字,你可以現在就說嘛!對了,我還沒問你在哪一家大學讀書呢!”
盛情難卻,姑娘隻好隨他向附近的飯店走去。路上,她告訴李敖說:“我在文化大學讀美術係,馬上就要畢業了。我的名字叫王誌慧,小名叫小屯!”
“小屯?!這個名字太好了!小小的屯子!我們東北老家有許許多多的鄉村,都叫小屯子,你的這個名字叫我馬上就想起我的故鄉啊!”李敖高興得神采飛揚。隻因為王小屯這個半土不洋的名字,忽然將他們之間的關係拉得更近了。王小屯也不再像初遇時那麼靦腆矜持,李敖的平易近人和淵博的學識不能不讓王小屯心動。
他和她一路交談著,不知不覺地來到路旁一家名叫“羅曼蒂”的法國大餐廳。
李敖和王小屯邊吃邊進人了傾心的交談。他和她談得那麼投機、那麼融洽。從小喜歡文學卻投考美術專業的王小屯,在學識淵博的李敖麵前,變成了一個虛心的小學生。她感到今晚的邂逅對於她來說是一個幸運的開始。這頓飯一直吃到夜深人靜,她和他還言猶未盡。可是,餐廳要下班了,王小屯隻好和李敖依依分手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