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驛站後公孫續把今天遇到的事情認真思考了一下,就目前來說自己是在按計劃進行著,自己得到了盧植的認可這就已經達到目的了,而且皇帝對自己目前也很滿意,雖然今天走的時候臉色不好,但是自己誤打誤撞應該沒有把事情搞砸。
不過無意之中自己應該是把這皇後給得罪了,看她揍的時候那臉色,以後看來還是要少跟這個女人打交道,不然自己可能會被整死,能在皇宮的勾心鬥角中處於不敗地位的人是相當的不簡單啊。
這個皇後心狠手辣,恐怕真正在意的也就是自己的兒子吧。思索了半個小時,公孫續結合自己知道的曆史做出了決定,看來必須跟皇後的關係改善一下,突破點就在劉辯身上。
以後沒事還是要多陪劉辯這個孩子玩玩,逗逗他開心,再說,劉辯還有個舅舅,雖然現在還沒有成為大將軍,但按照曆史的發展遲早都會是,自己沒有必要惹惱這群人。
現在自己成了盧植的關門弟子,算是在朝中有了靠山,以後辦起事情來回方便很多,不過自己一定做到盡量各方麵都不得罪,這其中就包括了張讓那群太監。
“勾心鬥角真是傷神啊,看來自己有必要找群好的謀士,必須要找群勞碌命來給自己賣命,等名勝足夠後自己就要去借遊曆天下的名義尋訪一些人才了。”公孫續揉揉太陽穴說道。
到了晚上,公孫續把趙雲他們找來商議了兩個多時辰,由於自己要在這拜師學藝,城外的軍隊就沒有必要繼續留在京城了,公孫續讓趙雲領兵回去,順便給自己辦點事情。
現在自己的老爹是幽州刺史,在內政方麵必須找人才支撐起來,公孫續列了一大堆名單,讓趙雲交給甄逸,能找到的都讓老爹想辦法弄到幽州去。
當然,很多人不是隨便征召一下就會來的,那麼,就必須要自己親自出馬了,所以在這之前必須把這群人的信息調查清楚,公孫續一貫的作風就是不打無準備之仗。
第二天早上,公孫續準備好禮物。拜師是件大事,更何況對方是名滿天下的大儒。這拜師禮是絕對不能馬虎的。而且在古代,師徒關係僅次於父子關係,即俗諺所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父”、“投師如投胎”。
這也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種說法的由來。流程也是相當的繁雜,盧植也一直在家等著,對於這個弟子,盧植也是相當期待啊,“或許他能繼承我全部的衣缽也說不定。”盧植心裏想道。
一整天,公孫續都忙的暈暈乎乎的,又是送六禮束修又是訓話,讓後還得跟著盧植向前來道賀的親朋好友一一行禮,當然,盧植也是有意趁這個機會讓公孫續認識多點人,今天能來這的都是當今天下的頂尖人物。
公孫續太年輕,可謂一窮二白,盧植有意讓自己的這個徒弟建立自己的人脈網絡,至少也要跟那些跟他年齡差不多的年輕人交際起來。
公孫續明白盧植的苦心,這何嚐不是自己想做的。公孫續覺得盧植對自己是真的很好,就像公孫瓚對自己一樣。這是發自真心的愛護,讓公孫續很感動。這天結束後公孫續暫時就不能離開洛陽了,他打算在洛陽呆段時間,具體多久看情況而定。趙雲帶軍隊回幽州去了。
留下張飛關羽還有一百名騎兵,其實,沒有人注意到趙雲領回去的軍隊的人數比來的時候少了很多,有將近四百人不在回去的隊伍中,這些人都是公孫續精挑細選出來的,他們有相當重要的任務。
不過知道這件事情的人現在就公孫續一個,趙雲雖然覺得蹊蹺但不會主動去問,有些事情自己不該問就沒有必要問,這是做臣子應有的覺悟。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月,這一個月中公孫續天天在盧植府上學習,盧植也很盡心的教導他,盧植本來想把自己全部知道的都教授給公孫續,但公孫續似乎更對自己的兵法和武藝更感興趣。
其實盧植武藝不高,真正讓公孫續在意的是盧植的武藝理論和他的眼光。
其實盧植的天賦不差,不過他沒有在武藝上投入很多時間,他年輕的時候的理想是指揮千軍萬馬,做一個統帥,而不是個莽夫,所以準確的說盧植是個儒將。
不過盧植的豐富的經驗和老道的眼光讓公孫續受益匪淺,在這一個月中公孫續都將盧植的的兵法和武藝學的差不多了,盧植也解惑了公孫續的很多疑問。
他根據公孫續的特點,結合自己這麼多年來的經驗,最後指出公孫續應該把自己的兵器定位長槊,不是像公孫瓚那種槊,公孫瓚的槊總體來說還是柔韌性不夠,走的是剛猛的路子。
公孫續雖然天賦很好,但並不是絕頂的那種,至少在身體素質方麵他就比呂布張飛關羽這些人差了很多,倒是跟趙雲有點像,所以盧植指出公孫續練武應該剛柔並濟,並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