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為君解憂(1 / 3)

自從擊敗張角的主力後北方的黃巾幾乎銷聲匿跡,本來廣宗是張角專心打造的後方,可是北方黃巾軍一分為四後便沒有實力再與盧植的大軍相抗衡。

張牛角帶著部隊率先趕到廣宗,帶走了廣宗所有的物資和軍械後便再無音訊,管亥帶著自己的部下朝北海逃去,因為那裏的官軍較少,有管亥的生存空間。

隻有張寶張梁仍做著美夢,率領剩下的黃巾軍跑到荊州地區繼續造反。

不過還沒有等他們到荊州,朱雋與荊州刺史徐璆及秦頡共一萬八千兵圍攻荊州地區的黃巾主力趙弘的部隊黃巾軍損失慘重,皇甫嵩率領另外一支軍隊以銳不可當之勢擊敗了卜己的黃巾軍,並成功堵住了南下的張寶張梁的部隊。

盧植在還在北方休整,正準備與另外兩軍彙合,然後一股消滅黃巾軍。

現在所有人都能看出來黃巾軍潰敗之勢已成,張角的死就是黃巾起義失敗的信號。

北方草原公孫瓚仍然在何鮮卑匈奴聯軍對峙,因此公孫續在擊敗張角後就請命回幽州抗擊胡人。皇帝得知公孫續又立大功後下詔公孫續進京麵聖。

盧植這邊休整的差不多的時候也朝南方進軍,公孫續則把大部分軍隊調回幽州抗敵,董卓在分兵前秘密送戰馬五千匹與公孫續,終於為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公孫續率一千親兵一千白馬義從和一千陷陣營士兵並大將張飛關羽典韋高順張頜進京麵聖。再次來到洛陽公孫續內心也是感慨萬千,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黃巾造反,可是京都洛陽還是那麼繁華,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這座帝都無關,隻是因為這裏住著全國最重要的人物以及最大的世家。平民百姓在世家大族眼中又能算得上什麼啊。

公孫續沒有耽擱,這次進京主要是為了能獲得更高的官職更好的封賞,最主要的還是能夠取得大漢北疆的軍事權。現在的公孫續在朝廷中的人脈很廣,要辦起這些事情應該不會很難。

第二天公孫續就上朝麵見皇帝,隨行的則是自己手下的幾員大將。當小黃門傳令公孫續上朝的時候公孫續結束了自己腦海中的幻想,臉上也換上嚴肅的表情。朝堂上還是那麼安靜,隻是因為黃巾造反以來皇帝就沒有怎麼高興過,各地官軍傳來的戰報基本上都是向朝廷催兵催糧,當然,有些戰報除外。

比如說公孫續的幽州軍從來沒有向朝廷要過一兵一糧就平定了幽州的黃巾軍,又轉戰天下擊敗了各地勢頭最猛的黃巾,這是唯一能讓皇帝高興的地方。其實漢靈帝並不昏庸,他隻是喜歡享樂,但這並不代表他不過問國家大事。

漢靈帝允許世家大族為了家族利益幹一些壞事,也容許貪官汙吏的存在,但唯獨不能容許有人造反,隻要是跟造反有關的漢靈帝都會毫不留情的抹殺,當年的張純造反,所以漢靈帝堅決要求擊殺張純並殺死幫助張純造反的鮮卑首領,這次張角造反,漢靈帝也少有的英明了一次,不斷調兵遣將平定各地黃巾。

正是漢靈帝心中有絕不容許有人造反的想法,所以他才對公孫續格外喜歡,仿佛公孫續十二歲那年擒拿張純的時候開始就是為了保住漢靈帝的地位的存在一樣,這次能夠快速壓製住黃巾軍的勢頭公孫續可謂是第一功臣,漢靈帝內心更是歡喜,所以這才在黃巾軍被壓製住的時候召見公孫續。

公孫續一走進朝堂就感覺到很多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有的是嫉妒,有的是讚賞,有的是羨慕,但公孫續仍然很嚴肅的跪在皇帝麵前,三跪九拜過後漢靈帝終於笑了。

旁邊張讓會意道:“陛下有旨,安東將軍公孫續一心為國,多年來勞苦功高,為我大漢鎮守邊疆,最近更是轉戰天下平定黃巾,如此功臣如若不賞必將讓天下誌士寒心,現特封公孫續征東將軍,封千戶侯,賞黃金千兩,為朕繼續鎮守北疆,公孫續麾下趙雲張飛等人皆是有功將士,皆賞賜黃金百兩寶馬一匹,欽賜。”

“臣謝陛下封賞。”

“愛卿平身,黃巾不日即可平定,可恨草原匈奴鮮卑烏丸趁我大漢元氣大傷之時欲擾我邊疆,更可恨三韓小國也敢猖狂,你父公孫瓚正在和草原聯軍對峙,今封你為征東將軍就是要你去平定草原,揚我大漢國威,愛卿可能辦到?”

“臣必不負陛下厚恩。”

“好,不愧是我大漢忠勇將軍,不過,自張角造反以來朕就覺得京師附近守備力量暗弱,朕欲重新整頓禁軍,待會下朝後你留下為朕好好謀劃謀劃。”..